□本报记者韩雪衣春翔 自主创业率比上一年同期高了0.37个百分点——去年,我省高校毕业生20.6万人,就业率80.79%,其中自主创业率为1%,达1930人。 创新、创业、创青春!放眼望去,龙江大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浩荡队伍正在集结出发,一次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布局正铿锵落子,一场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头戏的大幕已经开启。 每个大学生心中都在燃烧一个创业梦。如今,莘莘学子们以创新精神升腾起创业梦想的故事,正激情荡漾地走进我们的视野和我们的笔端…… 他们在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上获得一等奖:创新梦想,从大一起航 “创业的基础是什么?” “创新!” “创新精神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 “从小开始培养,大一就可以实践自己的创新梦想……” 在今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一等奖的团队这样来回答记者关于创业和创新的问题。这支团队设计的攀爬机器人“蓝色魅影”能够高空摄像侦察,可以进行墙面检修,还擅长消防救援。设计不但获了奖,还吸引了很多公司和投资人的关注,创新项目随时可能转化为创业项目。 当记者接触这支团队的部分成员时得知,李蕴洲、解为然、魏晋受到了大赛组委会和多位知名高校教授“额外”关注,因为他们的团队是全部参赛高校里唯一一组由大一学生组成的队伍。 一位来自北京知名大学的教授赞叹说:“大一学生就能完成这么复杂的科技项目,实在不简单,哈工大肯定有一整套鼓励大一新生创新创业的制度和体系。”这位教授的说法立刻得到了李蕴洲的证实,他说:“我们创新实践正是源于哈工大基础学部大一年度项目计划。” “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是哈工大本科生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求解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实现‘研究性、个性化、精英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哈工大基础学部主任赵希文介绍说,实施大一年度项目计划是完成学校基于项目学习主线的首要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主线”的学习过程。在项目学习中,学生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据了解,从2011级学生开始到2014级本科生约有1.3万人参与了大一项目计划,每年有近千个项目产生。 记者发现,在这近千个项目中有十分“好玩”的,比如哈工大电气学院刘圣佳大一项目成果Spoke LED,它可以将LED灯安装在自行车轮胎上,随着轮胎的转动发出美丽的色彩。也有“科幻”的,比如电信学院学生崔业璞所带领的团队设计完成的智能寝室——回到寝室,刷卡进门,室内灯光自动开启;离开寝室,安防系统开启,实现防盗防火功能。已经有科技公司向智能寝室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可以将这个项目转化为产品。 当然,项目中也有能拯救生命的。土木工程学院孙沣鑫的《FRP约束钢筋混凝土矩形柱轴压性能研究》项目,由于名称太过专业,在哈工大为大一学生组织的推介会上,这个项目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不过哈工大一名教师对记者说,他的项目可能会在地震中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孙沣鑫有些腼腆地告诉记者,他的项目是利用一种新材料来给建筑物加固,可以提高现有建筑物的抗震性。 “其实说白了道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一种叫做FRP的塑料材料来包裹现有建筑物的柱子和梁。”孙沣鑫拿出了一支包裹着保鲜膜的细木棍对记者说,“比如,这根细木棍一折就断掉了,但是由于包裹了保鲜膜,细木棍就算断掉了,也不会变成两截。经过FRP包裹的建筑物也一样,就算发生大地震楼体已经瓦解,也会因为有了包裹而不至于彻底坍塌。”他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理论上可以让已经建好的建筑物的抗震性提高3倍,而且成本还很低,每平方米FRP的价格只有十几元。 虽然这个项目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包裹,用多少材料进行包裹等问题其实牵涉到工程力学、结构力学还有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哈工大大一都是基础课,并没有专业课,上了大二之后才开始选专业和方向。让‘一无所知’的我们去尝试创新科研项目,不但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也能给我们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对我们的成长实在是太有利了!”孙沣鑫对记者说。 学校基础学部党总支书记张鲁进说,“无论是科学创新还是自主创业,都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现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除了一些外部环境制约外,也是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和精神。如今,无论是省里还是国家都支持创新创业,省里还出台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见30条,这都是哈工大求之不得的政策支持。” 据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评估范围,并建立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施教,对全体学生开展启发创新创业意愿教育,对有兴趣的同学和团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顺音不只是一间琴房,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激情和梦想成为最长久的创业动力 五个人,四年。一份赤诚,一种生活。 推开“顺音音乐”的大门,陈燃还在细致地修理一把吉他。“朋友的琴,放我这儿修修”,他把卸下来的琴弦打了个结。环顾这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一面墙挂满了琴,还有两面墙贴满了各种各样的乐队海报和照片。 “创业就得能折腾,折腾折腾没准哪天就成功了。”陈燃,黑龙江大学2011级水利电力学院学生,也是黑大顺音琴行创业团队的创始人,而后一个头衔显然是他最珍贵的青春印记。 大一那年,陈燃带着一把吉他走进了黑龙江大学,也走进了黑大学生创业园。他与四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这间工作室。从每晚在晨曦广场的深情弹唱,到校吉他大赛的冠军,都有顺音音乐的身影。陈燃说,学校一些活动需要配乐、歌手甚至设备,他们都会义务配合。四年来,顺音音乐和各个学院、社团合作,成为了学校音乐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来我这的人,有人是贝斯手,有人拉小提琴,只要你愿意我就可以给你组建一个乐队。”陈燃笑着说,坚持原创是他们的初衷。 从2011年到现在,顺音音乐已经不只是一间琴房,而是一个实现音乐梦想的平台。黑大校内的学生们来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有的是经人介绍、拿着一把新吉他刚刚起步,有的人像老朋友一样来看看,带着一身的热情和灵感。从大一到大四,无论是民谣还是朋克,顺音音乐都是他们音乐梦想出发的“基地”。 说起创业,陈燃感触颇多,“音乐本身就是很小众的东西,抱着盈利的心态来做音乐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他的工作室主要以提供音乐平台为主,纷至沓来的音乐发烧友也为他带来了相应的顾客。顺音音乐很少主动投放广告,很多人都是经朋友介绍来到这里,然后带来更多的朋友学习乐器。 “虽然学校给创业园提供了很多优惠,但起初的几个月仍然难以达到收支平衡。”谈起创业时的艰辛,陈燃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营团队开始通过教琴获得收入。此外,顺音音乐经常提供给自己的学生对外商演的机会。当有人联系工作室的时候,陈燃会适当介绍自己的学生参加活动,他说这样也是给学生们最好的锻炼机会。 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陈燃指了指身后的照片墙,“我们经常会组织一些短途的音乐旅行,在旅途中创作音乐、分享心得。”大学四年要兼顾学业和工作室并非易事,而激情和梦想是他们最长久的创业动力。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已经大学毕业,接下来会将这份梦想坚守和传递下去。“学校创业园给了我们很多便利,走出去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但我还是要坚定地走下去。” 顺音音乐运营团队的几位成员也同时面临毕业,但他们希望能继续经营工作室。“2011年我们来创业园的时候有两三家这样的工作室,但现在只剩下了我们这一家。”他们说,创业本身应该是一种带着热情和梦想的尝试,以此为支撑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高校必须充分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建立必要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做合理的空间组织化示范,三年内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基地1000个,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此外,高校所有教研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开放情况纳入评估标准。同时,建好一批大学生见习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社会力量搭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近期,学生们即可入驻哈尔滨华南城主导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30条“金”措施出台:抓住创新创业好时机,不要等到毕业时才“如梦初醒” 今年5月23日,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大会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我省出台《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意见》。意见共包括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实施税费减免等八个方面30条具体措施。 虽然意见中“投入2亿元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每年安排1亿元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以及每年安排3000万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辟建孵化基地”等措施足够吸引眼球,但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却是“休学创业”——“要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配齐配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经高校评估休学创业学籍可保留八年。” 大学生在校创业已不是新闻,但休学创业鲜有耳闻。不过王石同学认为,自己实际上就是“休学创业”的“先驱”。 2013年大学毕业的王石,和其他同学不同,他并不着急找工作,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两个网店的老板了,他的主营业务就是售卖渔具。“虽然在哈尔滨上大学,但我老家是威海的,那边沿海,喜欢钓鱼的人很多,我舅舅就是做渔具的。”王石告诉记者,那几年舅舅的渔具厂销路并不好,于是他就想到用微信、微博帮着舅舅卖渔具。 “95后”的王石很懂“微商”经营之道,只是牛刀小试,就帮助舅舅的渔具厂打开了销路,两个月就卖出了平时一年的销量。“大一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就想尝试创业,因为那时候年轻,无论犯什么错误,都有时间来弥补。”王石说,“我所在的大学除了一些必修课外,其他的课程都可以自己选时间上,我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全年把能选的课全都选了,这样大三时每周只需要上两堂课。我大三、大四两年就几乎处在‘休学创业’的状态。”王石告诉记者,其实他当时想过真正去休学创业,但是家里人甚至包括舅舅都不支持。“我最后妥协了,才利用了那种‘曲线救国’的方式。” 休学创业的政策一出,王石心头一震,他感慨:“现在创业应该不算不务正业了,当年要不是因为父母反对和一些老师同学的非议,我早就休学创业了。”他不无遗憾地说:“商机不等人,我开店的时间还是有些晚了,再加上经验不足,走了不少弯路。” “我觉得休学创业挺好的,大不了创业失败,再回学校继续学习,梦想总归是要有的,万一能实现呢。”王石与许多大学生一样,举双手支持新政策。 “创业可以了解自身知识不足,将来回到学校再继续完成学业,才能更有的放矢,学习更有目标,这样也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引发的就业压力。”王石说。 休学创业虽然引来一片叫好声,不过,记者在各高校采访时发现,休学创业提出已经半月有余,咨询者却不多,很多在校大学生面对着“休学创业”这一“迷人的风景”都还保持着理性观望的态度。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业,学校开办了创业基础课等相关课程,现在虽有政策出来,学校目前还没有收到学生休学创业的申请。”一位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告诉记者,他希望那些打算创业的学生抓住这个好机会,不要等到毕业时“如梦初醒”。 黑龙江教育学院一位专家表示,大学生休学创业,前提必须有相关的支持和保障体系,需要工商税务等部门出台配套措施,打破行业垄断,给民企平等的竞争空间。这位专家认为,《意见》中提出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休学创业之前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就是没建立起完全学分制,希望《意见》的出台,可以促进传统的学年制管理转变为弹性学制。同时,高校需要展开与创业有关的系统教学,而不能只是课程外的零星创业指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时下,有一种观点渐成共识:允许休学创业,并不等于支持学生都去创业,也并非鼓励大学生盲目创业,而是尊重大学生自由选择创业的权利。 据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省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折算为学分,鼓励高校实施弹性学制,学生经学校评估后最多可保留学籍八年(研究生除外)休学创业。优先支持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今年,努力争取全省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2000人,使毕业生中有创业意愿并领取自主创业证的学生由2%增至5%。 链接 美国如何 鼓励大学生创业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美国政府制定了“工作分享”计划。该计划通过增加失业保险机制的灵活性,让员工可以以很低的工作时数保持就业状态。同时,针对创业失败者再就业的一系列法律保障措施,如低收入青年群体投资促进法等也比较到位。此外,美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已经趋于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设立、管理等各方面,截至2013年,美国已经有近20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 不仅如此,灵活的教育体制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充裕空间,全美高校允许学生既可全日制上课,也可以半日制上课,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一段时间后再回校复课学习。 黑龙江大学学生陈燃和他的音乐创业团队。本报记者韩雪摄 孙沣鑫和他的团队在试验用FRP 材料包裹方柱,提高其抗震指数。 本报记者衣春翔摄 本报资料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在展示大一计划中的创新项目。 本报记者衣春翔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