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常春晖 创造:“六大精神”,熔铸为黑龙江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一片有着丰富精神涵养的黑土地。 六十年前,老一辈石油工人,在蛮荒之地,历尽艰辛,开发大庆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老一代林业工人,挺近高寒禁区,开发大兴安岭,绿了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终身。 忆当年,十万官兵,一锹一犁,将北大荒建设成了北大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无论是在犁耕斧削的开发初期,还是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经济建设阶段,还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黑龙江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锻造出宝贵精神财富。 “闯关东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等,共同熔铸为黑龙江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畏艰险、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敢于牺牲、无私奉献。 传承:龙江精神的力量,早已固化为一种地域品质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改革发展如河流奔腾一往无前,从共和国长子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国重要的石油、煤炭、木材产区,到千亿斤粮食产量的大粮仓,龙江发展步步为营、屡攀高峰;龙江精神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当年,铁人王进喜有个愿望,“把井打到国外去”。进入21世纪,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带领中国石油1205钻井队,实现了老队长王进喜的夙愿,带领钻井队走进苏丹、伊拉克,铁人旗帜飘扬海外。 风霜洗礼故土,先辈激励后人。“时代楷模”孙波,与生命赛跑,与病魔抗争,在忘我工作中追求生命价值,在秉公办案中坚定职业操守,为百姓着想,为群众解难,在司法为民中彰显公仆情怀。 还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河,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3年,为建设农业园区呕心沥血,为维护农民权益奔走呼告,用生命诠释党的根本宗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一面光辉旗帜。 排爆英雄于尚清、最美教师张丽莉、英勇战士高铁成、以身殉职的民警杨文峰等等,一个个崭新面孔,汇聚成新时期龙江人投身发展、不畏艰险的英雄群像;北大荒二代、闯关东三代、知青后代,一代一代人,生生不息,汇成推动龙江发展的强大合力。见贤思齐,接力传递,迸发力量……龙江精神,早已经固化为一种地域品质,流淌于个体的血液之中,成为全省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 期许:破解发展困局,在艰苦磨砺中重生 革故鼎新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的回归。 “东北要重拾‘闯关东’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东北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 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常态,破解黑龙江发展的困局,让黑龙江在艰苦磨砺中重生,在于“闯”,更在于“创”,“闯关东精神”仍然为发展所需。 危中思变。全省上下,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问责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严治阻碍发展沉疴顽疾;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科技型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全省创业创新。经过扶持,仅今年上半年,我省就有3家科技企业在主板上市、6家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还有30家科技企业已具备上市条件。 危中见机。因油而兴的大庆,走产业链招商之路,依靠整条汽车产业链的强大布局,吸引沃尔沃落地,为转型发展打下“强心针”;林都伊春,从“砍树”城市向“护林”城市转型,生态立市让旅游业生机勃发、林下经济走俏全国……更可喜的是,在我省积极推动下,“龙江丝路带”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哈欧班列已开通,中俄同江铁路大桥施工正酣,国内最北首条高寒高铁、哈齐高铁开通运营,全省开放发展打开新格局。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薪火相传的龙江精神,穿越历史的天空,再次被龙江人记于心中、化作行动,与时代击节而歌,向振兴阔步前行。而前行的路上,一张张鲜活的龙江面孔,展示着新时期的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