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列车段牡丹江——沈阳间166/165次普通旅客列车,1962年曾获得铁道部授予的“五好列车”光荣称号。
铁人王进喜。
一九五六年,采写《此风不可长》文章的记者马秀坤。
1963年肇东县尚家公社红光大队秋收。
1956年双城县五家中心校师生共同自制教具。
1986年建成的松花江公路大桥。
1954 年8 月,随着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编采人员走进哈尔滨地段街2 号——那座“笔尖式”塔楼。1956 年1 月1 日《黑龙江日报》改竖排为横排文,每日均出对开四版;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黑龙江日报》围绕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反映我省人民的革命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宣传;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黑龙江日报》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新闻宣传主基调,逐步恢复报纸应有的各种功能,报业发展也进入有史以来的一个最好时期。 在这段将近50 年的铅与火印刷时代,《黑龙江日报》阅尽时代的沧桑和巨变,印记着嬗变的历史,见证着黑龙江发展的轨迹。 合省改版 展示建国初期龙江发展力量 1954年8月1日,随着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一张大型《黑龙江日报》在哈尔滨出版。合省改版并发表社论,宣告她作为中共黑龙江省委机关报,是省委密切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指导工作的有力工具。1956年1月1日以后改竖排为横排文,每日均出对开四版。 《黑龙江日报》改版后到1956年末,以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本省工作方针为中心,经常刊载国内外要闻、省内地方经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闻和言论。1958年到1966年,《黑龙江日报》围绕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反映我省人民的革命热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宣传。 一张报纸与一座城 用文字演绎大庆创业史 大庆油田1960年在我省投入开发,根据当时中央关于大庆报道的规定,油田生产基于保密的需要,属油田开发生产部分统由新华社发稿。有关大庆油田的生活保证部分的报道,《黑龙江日报》作为大庆所在省份的省委机关报,早在1963年、1964年就已经开始设计,并宣传报道了一些典型,借此宣传了大庆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大庆精神。 为搞好大庆经验的宣传报道,1974年11月,在大庆设立了记者站,加强直接采访报道大庆经验的力量,使大庆经验及“工业学大庆”的报道,更加深入突出。报纸突出先进人物的宣传是在1975、1976两年,这是大庆报道的又一大特点。据统计,这两年共发表长篇人物报道37篇。 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1976年10月,《黑龙江日报》从“文革”的灾难中走出来,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本报较早地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报大胆拨乱反正,实行新闻改革,从而使宣传报道和报业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首先是办报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变,逐步恢复报纸应有的各种功能,总的来说,是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宣传报道中心,同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构调整后加快了改革步伐,报纸的信息量和时效性不断加强,新增设的一些专刊专页令人耳目一新。1985年创办了《生活报》,形成了以《黑龙江日报》为主的一社四报的大型新闻事业单位。 告别一个时代,是为了迎接一个新的时代。1992年,本报又迎来一次重大转折,正式与“铅与火”作别。回望1945年,报社印刷厂采用铅排铅印的印刷工艺,当时仅有一台破旧铅印小轮转印刷机,1949年后,报社才开始运用轮转印刷机印报。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铅与火”所铸造的辉煌永远闪耀着光芒。 人才培养建立“储备军” “第三代报人”成为“新鲜血液”党的十一届五中全 会以后的十多年间,黑龙江日 报编委会始终按照干部“四化”要求,加强新闻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年轻人才,努力造就出一支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的第三代报人队伍。 粉碎“四人帮”后,新闻界普遍遇到了现有新闻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黑龙江日报编委会较早意识到这个矛盾。1981年末,经认真考察选拔,调进了第一批——“81”届大学毕业生12名。此后,每年选调 若干名大学毕业生来报社。经过10多年不懈地输入新鲜血液,报社新闻 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年龄趋于年轻化。 老报人与“丹顶鹤女孩”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 她和她的故事,曾在歌曲里被人们传唱,凄美动人。她叫徐秀娟。1981年,17岁的徐秀娟到扎龙自然保护区和爸爸一起饲养鹤类,成为我国第一位养鹤姑娘。 1987年9月,在丹顶鹤的第二故乡盐城,徐秀娟为寻找挣脱飞走的天鹅时,走入茫茫夜色,再也没有回来。凄美的故事和如泣如诉的歌,如今还在耳边回荡…… 本报摄影记者毕强在徐秀娟生前曾对她进行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