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编者 按日,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高校是我们党开展统战工作的一个缩影,是展示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一个窗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集中,是统战工作的战略要地。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不仅对于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巩固壮大统一战线,而且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委高校工委和各高校党委深入贯彻中央、省委部署,坚持把高校统战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些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现摘要刊发。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共省委高校工委 近年来,省委高校工委和各高校党委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狠抓组织建设,推进高校统战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省委高校工委和高校党委高度重视高校统战工作,把统战工作置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谋划,不断强化统战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健全机构,配强人员。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亲自过问高校统战工作,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分管高校统战工作。省委高校工委设立了统战部,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全省公办本科高校全都设立了统战部,配备了统战部长和专兼职统战干部,为高校开展统战工作奠定了基础。每年制发工作要点,听取统战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统战工作重要问题,督查工作主体责任落实。在全省高校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院系党委(党总支)和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群众团体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二是注重完善制度,用规范的制度管人、管事,夯实工作基础。各高校普遍建立了《向党外人士传达有关文件和邀请党外人士参加重要会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较完备的统战工作制度体系,为规范统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三是健全充实数据库。每年都针对不同领域的统战工作,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完善了高校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党外代表人士、党外教职工、信教师生员工等五个基础数据库,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 二、狠抓教育引导,推进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比较集中,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高校党外专任教师占42%。省属以上公办本科高校正、副教授均占33%。全省6个民主党派在高校都建立了基层组织,民主党派成员3873人;各级党外人大代表42名,各级党外政协委员359名。省委高校工委强化教育引导,积极为他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搭建平台。建立了省级“同心协力基地”,打造具有高校统战特色的“同心”活动品牌。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12名党外高端人才进驻基地,进行科技成果孵化,直接为龙江经济建设服务。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先后组织35名党外专家到基地考察,部分党外专家表达了合作意愿。高校工委组成了在哈本科高校100多人参加的支持我省工业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无党派“同心专家服务团”。各高校通过开展“科技下乡”“支农服务队”“医疗义诊”等活动,为解决企业困难、惠及民生服务。东北农业大学利用自身优势,组成党外人士“农村服务队”搭建“农业科技在线咨询”平台,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哈尔滨医科大学连续13年组织参与省欧美同学会“百名归国医学专家大型义诊”活动,现已成为黑龙江省品牌公益活动。注重拓宽建言献策渠道。据统计,近两年来,297名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643件,被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用162件。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外人士通过调研提交的政协提案《关于进一步改革殡葬方式的建议》得到省民政厅的高度重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民主党派成员提交的《关于我省尽快启动“单独二孩”政策的建议》和《关于省直机关职工取暖费也要尽快由“暗补”改为“明补”的再建议》提案,分别被省卫计委和省财政厅采纳。 三、狠抓维护稳定,推进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 省委高校工委坚持把党的民族团结知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校园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结合高校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支部、进头脑”)、增强“四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专题教学工作,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不断增强践行“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把教育引导、阻断渠道、依法处理等关键环节工作做实,并及时处理渗透事端。会同省委统战部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了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抵御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协调机制。每年都制定工作要点,对具体工作作出安排。专门协调机制及办公室及时通报情况,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自2011年专门协调机制成立以来,组成督查组,对全省高校抵防工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研督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各高校党委重视程度增强,加大了国家宗教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印制宗教宣传手册、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纳入课堂讲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家宗教政策及要求,抵防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科学谋划 积极培养全面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 中共哈尔滨商业大学委员会 近年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统战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作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领导,科学谋划,积极搭建助力党外人才健康成长平台,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群众口碑好的党外人才队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选准培养对象,合理配置党外人才政治资源 学校党委始终把党外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有意识地选拔一批素质好、层次高、专业强、有代表性的党外人才,留在党外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量身确定成长方向,并创新党外人才培养成长途径,鼓励和支持党外人才向外发展,适时做好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近年来全校先后有多名党外人才走上了省级、校级领导岗位。其中,1人成为副省级领导、党派省委主委,1人作为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公选被选拔为省检察院副检察长,2人成为党派省委副主委、省人大常委、学校副校长,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 二、加强政治引导,发挥党外人才民主协商作用 通过选派党外人才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列席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研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党外人才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近三年来,11名党外人才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举办的党外干部培训班、理论研讨班、研修班;6名党派骨干参加了党派省委、市委在省外举办的骨干培训班;210人次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了校内各级各类的学习培训。同时,学校出台重大决策、工程招投标、干部竞岗、职称评聘等重大事项,召开党代会、教代会等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列席;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校务公开委员会中,党外代表人士均占一定比例,充分发挥党外人才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 三、创造良好条件,加强党外人才实践锻炼 学校党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或外派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对党外人才的实践锻炼,提升党外人才合作共事和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学校先后成立了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国际会计研究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等,安排优秀党外人才担任负责人,发挥党外代表人士在专业上的一技之长。二是通过开展“市校合作”,选派挂职干部等方式,让党外人士在实际岗位上增长才干。 四、坚持用人标准,拓宽党外人才政治发展空间 按照“大胆使用、量才施用”的原则,学校党委对德才兼备、条件成熟的党外人才,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及时做好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2012年底中层干部换届,在《选任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重视选拔民主党派、无党派干部的专家学者”,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党外人才的重视。新提职87名处级干部中(正处27人,副处级60人),党外干部为17人(正处级6人,副处级11人),占总数的19.5%。目前,担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有33人,其中副校级领导2人,正处级7人,副处级24人,占中层以上干部总数的15%。在人大、政协换届时,学校党委为党外人才搭建参政议政的平台。目前,我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2人中,党外人才17人,占总数的77.3%。 五、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党外人才学术发展平台 学校党委积极为教学、科研队伍中的党外人才营造事业发展空间。一是搭建专业发展平台。2004年学校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引进1名青年博士,学校党委将其作为党外人才中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积极投入资金建立实验室,搭建学术发展平台,经过多年培养,已经成长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九三省委科技委成员。二是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注重党外人才个性化发展,在职务晋升、导师遴选等方面,本着为人才成长主动找亮点的原则,确立“规则+认定”的工作方法,2名无党派代表人士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发表了高水平论文,通过“规则+认定”,破格晋升教授职称。 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义诊服务抒写报国情怀 中共哈尔滨医科大学委员会 多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始终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工作方针,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突出医学专业优势,为留学人员抒写报国情怀积极搭建载体,提供报国服务舞台,以义诊服务为重要抓手和工作主线,凝聚留学人员智慧,激发他们报国情怀,在长期坚持参加欧美同学会义诊活动中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龙江贡献力量,取得明显实效。 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注重校院联动,夯实组织保障 留学人员是高校中高层次人才代表,校党委始终把组织留学人员中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侨联等统战人士参加社会义诊服务作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向社会各界传递统一战线中留学人员报国情怀、凝聚力量、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近十几年来,每年参加欧美同学会组织的“百名归国医学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学校党委都高度重视,着力完善工作体制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把学校党委的重视、二级学院的支持、各部门的配合抓实落靠。真正做到“四个亲自”,即学校历任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指导谋划、统战工作主管副书记亲自带队参加;二级学院党委统战干部亲自协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如医务处、工会、宣传部等负责人亲自参与协作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源头上为留学人员中统战人士参加义诊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团体组织建设,支会积极参与,畅通活动渠道 我校党委注重加强统一战线中留学人员的组织建设工作。一是抓好欧美同学会分会组织建设。2004年6月,在欧美同学会省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校在省内高校中第一个成立了欧美同学会分会,并把欧美同学会工作纳入到党委统战工作中。二是抓好基层支会建设。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增多和学校的发展,我校教职员工出国留学、访学人数的增加,会员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校共有以4个附属医院、学院为单位的10个基层支会,各院院长任支会会长,我校已然成为省欧美同学会下设的分会中拥有基层支会最多的分会组织。健全的组织机构,畅通的活动渠道,使统一战线中留学专家代表成为义诊活动的主力军,也保证了义诊活动的实效。 三、立足百姓需求,合理组织医疗力量,提升义诊服务水平 十几年来的义诊活动,我校始终根据省会要求和百姓的实际需求,精心组织,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领导带头示范性。在会长杨宝峰院士带领下,多次组织欧美同学会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及侨界近百名会员参加龙塔义诊和深入基层健康宣讲和调研活动。二是突出著名专家的参与性。从已近百岁的心血管病泰斗、前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傅世英教授,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及团体的中青年专家代表如农工党省委副主委、我校农工党主委、一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专家林志国,省侨联常委、我校侨联主席、二院五官医院院长眼科教授原慧平,省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我校无党派人士联谊会会长、三院副院长、消化内科教授张艳桥,我校民建支部副主委普外科主任崔云甫,我校民进支部主委神经内科教授闫晓波及我校九三学社委员、四院九三支社主委超声科主任董晓秋等知名专家等都多次参加义诊服务。三是突出义诊服务的公益性。在多年的义诊活动中,我校专家尽管他们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但只要百姓需求,各位专家都能积极并充满热情、不计报酬地参加义诊活动。在他们的心中,百姓的需要,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义诊中,专家们多次以高超的医术发现重、急患者,并及时开辟绿色通道,入院治疗,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多家媒体也多次报道我校留学人员中统战人士参加义诊活动的先进事迹,曾经受益的病人在采访中也真诚地表达了感激之情。哈医大的专家不禁让他及时解除了病痛之患,也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和繁琐的求医过程,为哈医大的义诊专家点赞! 历时十四年的欧美同学会倡导并举办的“百名归国医学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已成为黑龙江省品牌公益活动,我校在十三届义诊活动中累计组织665人次归国医学专家参加,其中党外人士占41%人次,万余名龙江百姓受益。我校欧美同学会分会曾获得“十年百名归国医学专家大型义诊突出贡献奖”、傅世英教授被评为终身成就奖、60位义诊专家获得“省十年百名归国医学专家义诊纪念奖”。今后,学校统战部门将继续引导并组织会员秉承“留学报国、服务家乡、用所学之长、解民众之苦”的信条,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及热忱的服务回报社会,助力健康龙江发展。 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打造高水平党外智库 中共黑龙江大学委员会 黑龙江大学高水平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分布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一线,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服务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强化尊重包容,将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积极听取党外知识分子意见建议,密切关注党外知识分子成长发展。学校设有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统战工作,建立了党委主要领导与四个民主党派的联系点制度,与党派负责人直接对话。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情况通报会和征求意见会,由主要校领导向党外代表人士通报学校近期情况,听取参会人员意见建议。同时,学校党委积极吸纳党外知识分子参与学校管理,全校共有27名党外干部担任教学科研单位领导,占教学科研单位领导干部总数的五分之一;学校还在教代会常设主席团中专设党外代表人士席位,加强民主监督,营造了共谋发展、共建校园、共享成果的良好统战氛围。 二、强化教育引领,增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认同 学校党委按照省委和省委高校工委的工作要求,教育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学校积极向党外人士传达上级统战政策以及全国、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选送党外知识分子参加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各类培训,赴延安革命教育基地实践和井冈山学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加中层干部课堂、后备干部培训班、青师学堂教育,有效增强了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强化共识凝聚,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发挥智库作用 近年来,学校党委抢抓科研机构向智库转型的发展机遇,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向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各类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基地等研究平台聚集,着力打造高水平党外智库,为党外人才成长发展、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平台。 围绕国家和龙江对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对俄战略研究,为对俄战略实施提供学理支撑。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卓有成效的对俄科学研究、咨政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中,党外知识分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围绕龙江地域文化保护,抢救开发满族文化,获得香港意得集团资助项目经费近500万元。民进黑大支部委员、黑大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孟秀教授科研团队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合作,开展了满族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抢救与挖掘了大量濒危的满族语言文化活态资料。围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交通、民生等热点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高水平资政建议,服务政府决策,“十二五”期间累计提交提案72条,九成以上的建议得到采纳、落实。特别是省政协委员、民进黑大支部成员、我校艺术学院崔杰夫教授最先提出的“关于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建议”,得到民进省委会高度重视,民进省委会先后通过党派团体提案、向省政府主要领导建议和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等形式多次提出,最终得到省政府的采纳。省政协委员、九三黑大支社主委、我校数学学院张法勇老师的提案“冬季取暖费价格应与市场煤炭价格相衔接”受到省物价监督管理局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重视。 此外,黑大党外知识分子还参与了《哈制药总厂严重污染环境问题的建议》《关于呼吁将阿城区胡举人府纳入文物保护的紧急提案》《关于大力推进我省翻译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议》等提案的调研和撰写,提交了《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关于加强我省政务新媒体建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建议》《完善政策积极推进提高报废机动车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提案,均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回应,有效发挥了党外智库作用。 围绕中心 瞄准方向 在服务龙江农业的大局中画出同心圆 中共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 东北农业大学是我省高层次农业人才的培养中心,也是寒地黑土农业的研发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在事业发展大局中谋划统战工作,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专业特点和智力优势,鼓励党外人士紧紧围绕我省农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敢于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在振兴龙江农业的大局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积极参与为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几年来,学校注重引导统战对象结合自己的学术方向和研究领域,围绕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建言献策,撰写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提案10余份,发挥了智囊团和专家智库的作用。 省政协委员李翠霞,受农工党黑龙江省委的委托,作为主要参加人起草的《关于在黑龙江省建立国家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议》受到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认可,并通过中央统战部呈送给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对此调研报告做出了重要批示,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昊就落实建议作出了指示要求。校九三学社委员会组织全体社员利用大半年时间撰写的提案《关于在“两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中更加重视创新驱动的建议》得到了九三学社省委采纳,被推荐到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作主题发言,获得了与会领导的热议和广大委员好评。 二、主动对接为振兴龙江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围绕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建设和“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推进,学校针对党外教师技术强、成果多的科研优势,加快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转化对接,让党外人士手中的知识、技术不断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用科技力量助推龙江农业的发展。 年逾古稀的九三社员、农机专家赵匀教授研发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和宽窄行插秧机突破了世界难题,大大地提高了我省优良水稻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民盟盟员张永根教授的水稻秸秆机械化包裹青贮技术,每年可直接为社会增加经济收入2000多万元。市政协常委、民盟盟员许修宏主持研发的黑木耳代料栽培、黑木耳菌糠综合利用等技术得到大力推广,直接受益农民5000多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5000万元以上。 三、挂职锻炼脚踏实地做农民致富的贴心人 挂职锻炼是学校培养教育党外人士发挥其专业特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校地共建的有效举措。几年来,学校共选派党外人士15人次到县、乡、企业等挂职锻炼,为共建基地带去成果100多项,举办各类培训讲座500余场,发放科技资料15万份,惠及农民6万余人。 无党派人士岳奎忠,2009年被选派到杜蒙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在杜蒙的日子里,他几乎没休过一个节假日,做农家人、喝农家水、吃农家饭、说农家话,为杜蒙、林甸等以奶牛养殖为主要产业的乡镇,梳理出34个制约当地奶牛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争取到当地政府的专项投资,15项解决困扰当地奶牛业发展的研究专利已获批准。 水产养殖专家、九三学社社员尹海富,2014年响应省委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五大规划”、助力产业项目下基层挂职服务的号召,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呼玛县挂职服务,担任科技顾问。挂职一年多的时间里,主持撰写了呼玛县《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提高鱼类混养水平、发挥增殖放流站功能、组建渔业联合体、推进生态农庄建设、示范推广河蟹养殖5项建议,得到了呼玛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积极申请“中俄西线输气管道渔业资源修复”(二期)项目,获得资金934万元,用于建设鱼类放流站养护与修复鱼类资源,有效的改善了渔业发展现状;争取到农业部和水产所项目,成功放流大马哈鱼仔鱼3.2万尾,提高了水域生产力、增加了渔业生物资源量,改善了呼玛县冷水鱼养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逐步恢复了呼玛县的冷水渔业资源。 党外人士是党和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东北农业大学推动龙江农业发展、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生力军。今后,学校将继续注重发挥党外人士的术业专长和智力优势,积极创新思路,不断引导党外人士为龙江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