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成栋 龙沙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 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曾渡雄俄十万兵,沿江布阵势纵横。 无端一夜萧萧雨,疑是当年饮马声。 黑龙江上又秋风,漫说当年汗马功。 多少兴亡多少恨,浪花淘尽几英雄。 飒飒西风卷暮涛,大江西畔好停桡。 至今凭吊浮尸处,犹说红羊劫未消。 这一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流传甚广,充满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边塞诗篇,在40年前我刚刚涉猎黑龙江地方史的时候,便映入了我的眼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但发现该诗的作者竟然出现了三个作者的名字。一说是边瑾,一说是琢如,又一说是曾任瑷珲副都统的姚福陞,而且诗的题目均作《龙江吟》。我想一组诗绝对不可能有三个作者,然而要考证诗的作者究竟是谁,必须了解诗的内容。只要一看组诗的内容,便可以清楚地知道《龙江吟》写的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庚子俄难”,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火烧大黑河屯,将江东六十四屯中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至黑龙江中杀害的历史,我想他肯定与瑷珲有关。于是带着疑问,详细查阅了民国九年《瑷珲县志》卷十二艺文志,得知此诗确为边瑾所作。《艺文志》中全文收录了这四首诗,诗的落款清楚地写道:“右诗呈琢如仁兄一粲并希削正。弟边瑾未订稿。”于是我写了一篇《对〈龙江吟〉一诗作者的考证》的文章发表在《黑龙江档案》1997年3期上。 2015年我偶然间在互联网中惊奇地发现当年4月黑河历史学者刘城、盖玉玲等人经过多年的不懈搜寻、追索,终于与边瑾长孙边洪涛、重孙女边薇取得了联系,获得了边瑾的孤本诗集《龙沙吟》的稿本复印件。全书为小楷书写,共收录边瑾诗作32题63首,而所说的《龙江吟》四首就赫然收录其中,只不过所说的《龙江吟》组诗在稿本诗集中标题却为《龙沙吟》。整部诗稿名称,仍以《龙沙吟》命名,足见边瑾对这部诗集的重视程度。 《龙沙吟》稿本回归到诗集创作和诞生的发源地瑷珲,回归到黑龙江,终于免去沧海失珠之憾。无论从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来看,《龙沙吟》它都是一部反映和记述瑷珲历史、黑龙江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 “龙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赞曰:“坦步葱雪,咫尺龙沙”。章怀太子注曰:“谓葱岭、雪山,龙堆、沙漠也。”以后诸家皆认为“龙沙”在西不在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龙沙纪略》的命名说得非常清楚:“始误以龙沙为一地,而诗家遂沿为塞外之通称。式济记东北事,而以‘龙沙’为书名,盖沿用旧文之故。”在方式济的笔下龙沙则指东北地区,后来逐渐指黑龙江地区。作者用“龙沙”命名诗集而未用“龙江”命名,可以看出边瑾心中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含义,笔下彰显着更深远的历史视野。 据民国9年(1920年)《瑷珲县志》和相关档案资料记载,边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在河北任丘一个名门望族之家。 边家,自明清以来科第不断,绵延数世,名人辈出,故顺天乡试有“无边不开榜”之谣,时人将边氏比之为“六朝王谢”,其声誉之隆可见一斑。在明清时代任丘历史上的边、李、刘、高、郭、舒、闵、谢八大家族中,“边”姓排名第一位,边瑾正是出生于这样的诗书礼仪之家。边瑾曾叔祖边毓仑为晚清秀才,曾任奉天盐厘。受家风熏陶,他自幼苦读诗书;到青年,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尤擅诗词。另外边瑾的表叔任丘诗坛领袖李子仁也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提携下,边瑾诗艺大有长进。也为其在瑷珲期间的诗歌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边瑾生活的年代恰逢清末民初社会交替、事态纷繁之际,但他却勤苦好学,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在北京学过满文,这为其后来在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约在民国4年(1915年)边瑾与其岳父周岱龄及两个弟弟来到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是年,库玛尔路鄂伦春第一小学校成立,小学设在宏户图屯(今爱辉区新华农场附近),劝学员为鄂伦春族佐领吴来忠,共有学生30人。民国5年,边瑾被黑龙江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朱庆澜聘为小学校长。边瑾任校长后,从基础的汉、满文化入手,积极组织开展鄂伦春启蒙教育,使鄂伦春人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升。民国6年(1917年),呼玛尔路协领徐希廉在查阅宏户图小学时,对办学非常满意,赞赏道:“其校长边瑾教授有功,鄂民同声赞美,而学生均渐进步,汉语亦多通晓,揆其化道鄂民之法,果宜先从教育入手。”并云:“此番到山挨名考究,颇有进益,其愚钝者固有,而聪明者实居多数,当经宣讲上峰之德意,国家之培植,再三勉励,用心向学,莫不踊跃遵聆。”后来边瑾还担任过瑷珲高等小学校校长。边瑾在瑷珲约工作生活达10年之久,为发展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边瑾卒于民国25年(1936年),终年51岁。 边瑾在瑷珲从教之余,不但熟悉了瑷珲的山川风物、民族风情,更熟悉了瑷珲的人文历史,同时他还与地方官吏、文人墨客,以及鄂伦春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满怀着家国情怀,深深地爱上了瑷珲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山水人文都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倾注了无限的深情。《龙沙吟》整部诗稿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弥漫着神奇的边风塞月,展现了鲜明的民俗风情画卷,凝聚着深厚的亲情友情。 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边瑾是继流人吴兆骞之后流寓黑龙江的又一位边塞诗人、爱国诗人。 《龙沙吟》手迹. 边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