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彦 34岁的秦世俊坐在面前,引发了记者的好奇:他如何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从一名技工生到中航工业系统首席技能专家的蜕变呢? 2001年,秦世俊技校毕业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决心“当最好的工人!” 在技校,秦世俊学的是钳工,进厂后被安排到了数控工段工作。面对这个对技术要求很高的全新工种,秦世俊有点儿发懵。白天他在岗位上虚心向老师傅求教,苦练加工本领,下班后苦苦钻研理论书籍直到深夜。几年过去了,学习笔记堆起来足有半米高。不到1年,秦世俊就在哈尔滨市数控工人技术比武活动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2010年,又荣获第四届全省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 知识使人自信。秦世俊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学习电脑制图和程序设计,并于2014年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在2年的本科学习中,他坚持把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探索种种加工新方法。 “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 然而,创新谈何容易。在一系列的生产技术攻关中,改进“主起落架外筒腹板”加工工艺是秦世俊遇到的最大难题。主起落架外筒是铸件,由于铸造水平的限制,每批次零件腹板的厚度都有差异,传统工艺只能靠反复铣削、反复测量保证厚度一致,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很难稳定。秦世俊决定进行技术创新。偶然的机会,“逆向思维”的论述启发了他,继而琢磨出通过反向采集点位确定零件加工余量、从而实现一刀成型的大胆设想。 那段时间,漆黑的工房里,常常只有一台机床的灯是点亮的;寂静的深夜里,也常常只有一台机床在轰鸣着。那是秦世俊在反复试验。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数据,他蹲在狭小的机床上,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近距离采集点位,双手经常被飞溅的铝削烫伤,身上大汗淋漓。凌晨两三点,秦世俊狠掐大腿、用凉水反复洗脸,强迫自己清醒,强打精神编写程序,继续试验。一个又一个通宵,一次又一次试验,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尝试……“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终于试验成功,并顺利通过了评审。投入使用后,提高生产效率8倍多,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达100%! 这次成功,更加激发了秦世俊攻克生产技术难题的兴趣和信心。一次加工某机型一关键件,秦世俊发现零件经过镗孔再铣形后,圆孔就只剩下1/4圆的圆弧状态。由于设计更改,圆孔直径需要单边加大0.03mm。重新校正需要控制精度在0.01mm以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1/10,难度可想而知。秦世俊萌生了研究快速找正1/4圆孔中心的想法,经过多次反复试验,通过用一个与圆弧直径相同的圆孔作参照物,用千分表头将参照物的圆心找到,将表头移动到圆弧上,再移动坐标轴使表头压量为0,从而实现了与圆弧孔中心可以达到0.01mm以内的误差。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壁厚在0.7mm-1.2mm之间、研磨后外圆尺寸公差在0.02mm以内的薄壁轴类零件。要在这样的薄壁轴类零件上加工精度孔和精度槽,并且同轴度要求在0.02mm以内,难度非常大。如何找到一个可以降低找正时间、增大加工范围、降低零件变形的好方法呢?秦世俊研制出了“薄壁轴类零件同心顶压式夹具”,消除了外力造成的零件变形问题,满足了零件的重复定位精度、加工位置度和同轴度要求。目前,这项发明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 14年间,秦世俊将20多种新型加工方法纳入产品工艺规程,完成技术创新700余项,平均一个礼拜就有1项创新实践成果产生,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013年,秦世俊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北京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5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十大最美职工。 近年来,秦世俊还带领班组积极围绕科研生产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活动,参与研制到批生产关键件40余种、重要件90余种、一般件200余种,全年创新创效及改进改善项目40余项,承担着车间60%的生产任务。2014年,公司以秦世俊的名字命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工作室成员们先后解决了《Z9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某型机机身中段铆接重要连接件加工》《研制镗削铝合金使粗糙度达到Ra0.4的方法》等攻关课题33项,申报国家专利12项,6项已发授权号,实现小改小革100多项。劳模工作室相继被命名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中航工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