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农场科技园区“南果北种”成功栽培热带水果莲雾。本报记者吴树江摄
□本报记者李健吴树江董新英 重达492斤的大南瓜、只有在南方才能看到的果树、无土栽培的各类植物……在黑龙江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记者和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大开眼界。一旁的讲解员介绍说:“这都归功于科技的力量。” 连日来深入垦区采访,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挖掘科技潜力,打造“智慧大农垦”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农垦人的心中;科技进步与创新,撑起了强有力的风帆,让农垦在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航程中破浪远行。 资金投入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科技兴农,离不开资金投入,要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十二五’期间,垦区科技投入49.82亿元,占垦区GDP的1%,‘十二五’末科技贡献率达68.75%,较‘十一五’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07个;有8项成果获得农业部丰收奖,2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争取农业部政策性科技直通车123辆,已覆盖90%以上的农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说起科技发展,农垦总局科技局局长葛文杰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垦区还创建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1个,建设部级检测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拥有发明专利484件。” 据葛文杰介绍,今后垦区还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到2020年科技投入比例占到GDP的1.5%以上,“十三五”期间总局投入科研经费达到1亿元以上。 成果转化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支撑 在八五三农场第四管理区水稻科技园区,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地块。管理区副主任朱福磊揭示了其中的奥秘:“这片试验田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模式,将传统的水整搅浆平地变为旱整地旱起垄,由全层施肥变为垄上苗带双侧双深分类施肥,由平作均行机插变为垄上双行机插,减去了搅浆平地环节,节省了泡田用水,最大限度保留了土壤团粒结构,还可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施用。” 科研项目,最终目标是成果转化。垦区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据介绍,2015年,垦区重点实施的“水稻双增一百”项目,实施面积1848万亩,以空育131、垦鉴稻6号、垦稻12号、三江1号等为主导品种,实施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植保、寒地水稻叶龄诊断防病、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项目区平均亩产633.9公斤,亩节本增效163.9元。“玉米双增二百”项目,实施面积677.6万亩,以德美亚1-3号、北种玉1号、垦育6号等为主导品种,主推玉米宽台密植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玉米健身防病虫技术、测土定量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项目区平均亩产707.7公斤,亩节本增效224.2元。 “科研成果我们自己要研究,也要实行‘拿来主义’,就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再实践。”刚从美国考察回来的农垦科学院院长马守义深有感触地说,“美国农业的规模、机械化程度、组织化程度都与农垦相类似,但保护耕地、生产技术方面远远高于我们。美国早已大面积推行免耕技术,这对于避免水土流失、土壤营养成分流失等起到了有效作用,此外,他们实行的三区轮作方式,可以有效减低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目前,垦区正在各管理局试点推行免耕技术、轮作技术,将来会大面积推开,因为这是科技兴农发展的方向。” 搭建平台培育新型职业农工 科技要得到有效推广,前提必须搭建适合的平台。目前,垦区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的农技推广中心。“我们农场每年12月中旬都会举办冬训班,分为农业农机培训和畜牧业培训两个学习班,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各管理区的农业技术指导人员。除固定的冬训班外,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对于某些具体科研项目进行讲解说明,对于农业科技推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友谊农场科技科副科长刘庆巍向记者介绍说,“农忙季节,科技人员几乎天天都到田间地头,巡查每一个生产环节,发现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农户,面对面进行解决。科技人员还时常把农户们召集在一起,普及最新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垦区大力推行农业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粮食安全需求,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和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通过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等授课途径,探索出“五段式培育法”,累计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工15.37万人次。 “本着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生产与生态相适应的原则,瞄准产业高端,使科技对生产的支撑在向深加工和产品质量高端方向转变,既要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工,也要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最终要达到‘粮头种得好,食尾卖得好’的目标。”葛文杰坚定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