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樊金钢李天池 芳草萋萋,水映蓝天,百鸟翔集。入夏以来,哈尔滨市内各大湿地景区引得中外游人纷至沓来,湿地游已成为哈尔滨市夏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新的空气,清凉的环境,亲近自然的体验,哈尔滨市各具特色的湿地游产品正成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六大景区人气高涨花样翻新游玩相益 在自然风光秀美的白鱼泡湿地,人工摇橹船荡漾水面,木质小桥横穿荷花池,园区里充满了原生态气息。在异域风情浓郁的伏尔加庄园,建筑、歌舞、餐饮和工艺品都洋溢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情。为了让游客充分感受湿地的魅力,哈尔滨市还推出多个游览视角。滨江湿地等景区的栈道,让游人与大自然的距离更近一步;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今年推出的新项目低空飞行,让游人可以从空中领略大美湿地。 从单纯的“游”,到丰富的“玩”,各家景区在不断开发湿地游产品。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今年从广西北海运进1万多吨银沙,在景区太阳滩上建设3000平方米的免费浴场;伏尔加庄园今年推出“三只熊”乐园,游客可在俄罗斯乡村风格的阿廖娜农舍里体验自己动手烤面包、制作格瓦斯、套娃等俄式乡村生活。互动式的参与活动让湿地游更“打人儿”。 “在伏尔加庄园,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欣赏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油画,真是不虚此行。”广东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对于湿地游的蓬勃发展,企业的感受更直接。伏尔加庄园总经理韦敏芳告诉记者:“入夏以来,我们景区游客逐渐由本地自驾者居多,转为南方游客居多。尤其是周末,每天能接待四五千人,同比增长两成多。”太阳岛风景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呼兰河口湿地公园、白渔泡湿地公园、滨江湿地……今年,哈尔滨开门迎客的六大湿地景区都保持着很高的人气。 节庆赛事不断出新核心产品日臻完善 目前,启幕近2个月的第6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节风头正劲。节中有节,多点开花。太阳岛音乐节、太阳岛花卉节、哈尔滨首届金河湾梦幻灯光节、哈尔滨第三届湿地露营文化节等活动次第亮相。 “独木不成林。”哈尔滨市深度挖掘湿地资源,将其作为生态旅游当中的一种产品与其他产品组合开发。一系列组合拳丰富了生态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夏季生态游体验。黑龙江省海洋国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湿地景区与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等串成线,让游人从建筑、生态、文化等方面全面领略哈市夏季旅游的神韵。 今年湿地节期间,哈尔滨还将陆续举办世界F1摩托艇大赛、哈尔滨国际马拉松等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哈尔滨市旅游局规划与产业发展处处长李文革说:“这是很好的产业融合方式,赛事与旅游相互支撑,为双方都增添了人气。” 日臻完善的湿地旅游,该如何走好下一步?李文革说:“哈市将以松花江主航道为核心,整合两岸及相邻区域的湿地旅游资源,以城为依托,以水为主题,将松花江湿地打造成集岸上、水上、空中三维全景的特色景区集聚带,建成哈尔滨避暑旅游的核心产品,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都市湿地旅游目的地。” 生态保护摆在首位着眼可持续发展 金河湾湿地公园保洁人员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为保持水质他们还定期疏通河道;太阳岛湿地提供环保电瓶车,供游人乘坐……哈尔滨市各景区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千方百计采用最节能环保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游客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木栈道、小型电动游船等更是成为一些景区的标配。哈尔滨市还加强湿地环保宣传,白鱼泡湿地公园的湿地宣教馆正在紧张建设中,有望今年向游人开放。 坚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找准保护与开发结合的切入点,是哈尔滨市开发湿地资源的前提。这种生态保护的意识是自上而下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哈市专门成立了湿地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任,各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旅游、林业部门等28个成员单位组成。管委会成立后,并没有急着开发建设,而是先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掌握了哈市天然湿地面积、类型、动植物分布、保护管理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了《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策划》及《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 哈尔滨拥有282.93平方公里市区湿地面积,这个数字使哈尔滨成为全国大城市中拥有湿地面积最大,且相对集中成片的城市之一。李文革告诉记者:“面对优势资源,哈尔滨市确立了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湿地总体发展思路。” 摸清了“家底儿”好做事。建码头、修道路、购置环保公交车……在坚持保护开发的前提下,为配合湿地旅游景区运营,哈市全力推进配套工程建设,累计投入城建资金1200多亿元。几年来,哈市共建成14个湿地景区,其中有1个5A级、4个4A级、2个3A级国家级旅游区;太阳岛、白鱼泡等10处更成为了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此外,还有4处省级湿地公园和8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李文革说:“目前,太阳岛、滨江湿地、伏尔加庄园等6个湿地旅游景区的规模质量不断加强,成为城市发展核心生态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