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陆海滨本报记者潘宏宇刘柏森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方正县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方正县委提出,打造“富裕方正、美丽方正、和谐方正、文明方正、廉洁方正”,加快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通过五年努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5%以上;人均GDP达到43500元以上,年均增长6.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42元,年均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70元,年均增长6.5%。 城区建设基本达到“七城”标准,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六美”目标,“物的新农村”“人的新农村”并行并举。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城乡面貌整洁优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区域次中心城市初具规模。 社会事业持续进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3%以内,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增加到4.5个,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98%。 改革更深化经济更繁荣 加快建设富裕方正 会议提出,坚持把改革创新和优化环境贯穿于经济转型发展全过程,形成主导产业支撑、特色产业辅助的经济体系。 做优第一产业。以股权改革为重点,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一主四辅”为依托,不断拉动产业升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保障水平。 做强第二产业。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大力增强发展活力;以精准招商为保证,大力提高项目质量;以“一区九园”为平台,大力加快产业集聚。 做活第三产业。通过深耕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握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试点契机,大力发展新型金融业。 生态更优越环境更优美 加快建设美丽方正 放大生态优势。以资源为财富,不断加强生态修复。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编制蚂蜒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完成红宝星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构建多层次、网络化的生态隔离体系。强化水源地保护、水土流失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以绿色为目标,不断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生产方式,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发展生态产品,把“绿水青山”建成“金山银山”。加速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发展新型工业和生态农业,打造绿色城乡。以法治为保障,不断强化治理保护。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案件快速办理、资源环境类案件异地集中办理等制度,对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快查严惩,促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提升载体功能。明确建设标准。围绕加速城镇化进程与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中心城区“七城同建”、乡镇“九有九统一”、社区“五配套五同步”、村屯“六美”的标准,完善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为城乡建设提供指导和遵循;加大建设投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积极采取PPP等融资模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城乡路网、给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巩固建设成果。以整洁美观为目标,强化环境专项治理,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消除“三乱”。提高城乡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净化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培育城市风格。打造“灵秀”之城。深入开发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艺术的潜在特质,针对城区和美丽乡村的重要节点,精心设计特色小区、广场、街路,提升整体形象。积极推动“互联网+”发展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名片;打造“人杰”之城。兼容并蓄识才、育才、引才、用才。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开展外派挂职、联合办学、委托培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打造“开放”之城。借助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省委全力建设“龙江丝路带”的机遇,发挥独特的侨乡优势,加强同俄、加、日、韩等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助力县域发展。 民生更普惠管理更科学 加快建设和谐方正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普惠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会议提出,今后的五年,方正县将通过整合资源,大力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大投入,大力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强化覆盖,大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此优化公共服务。 通过标本兼治,同步扶贫扶志;分类施策,创新扶贫方式;总结提炼,巩固扶贫成果,实现深化精准脱贫;逐步完善顶层设计,打造管理新格局;加大管理力度,完善责任新机制;优化设施保障,筑起技防新平台,强化社会管理。 道德更高尚民风更淳朴加快建设文明方正 会议强调,方正县将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通过强化教育引领、推动载体创新、放大典型效应深化道德建设。以振兴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扮靓文化品牌深化文化建设。以弘扬法治理念、抓好司法改革、加力专项整治深化法治建设。 图为方正县城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