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恒宝 一到冬天,我常常会想起冰糖葫芦。 提起冰糖葫芦,民间传说它起源于南宋的宋光宗皇帝。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又黄又瘦,茶不思饭不想。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吃上半个月病准会好。贵妃服用后,果然好了。从此,就诞生了冰糖葫芦。 那些年,老家正黄旗四屯的生活困顿,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的人家就是好日子。小孩子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一分钱两块的糖块和三分钱一支的冰棍,一般人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给孩子买零嘴,因为日子都过不上来啊! 若是有卖冰糖葫芦的进村,周围就簇拥着一群孩子,许多孩子还没尝过糖葫芦是啥滋味。冰糖葫芦好吃又好看,通红的山楂上面挂着一层糖,晶莹透明,惹人喜爱。看着那一串串一行行插在草球上的冰糖葫芦,很别致很艺术呢。这道迷人的风景逗引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可是价格太贵,一毛钱一串,这对普通农家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品,很少有人问津。 我的舅母年近花甲,她没穿过一件整端衣裳,出嫁时的服装是租来的,价格低廉,半新不旧,仅仅穿了一天。舅母有一子三女,在我的记忆中,我没见过她为自己的哪一个孩子买过零嘴,就连她的“独苗”儿子要糖块要冰混,舅母也是连哄带吓,渐渐的儿子也就失望了。 有一年冬季,为了置办过年的作料(农民平常舍不得买的酱油、醋、花椒之类),舅母带我进城去打酱油。舅母的胳膊不大好使,她在脖子上挂一个帆布书包,里面装四个空酒瓶子,她家两个,又为我家捎两个。一路上,舅母让我给她带路,说我记性好,记道。她十年八年不进一次城,找不到路。舅母一字不识,又不善言谈,她不会讲故事,不会说笑话,更不会幽默了。我们慢慢行走,一语不发,十几里路实在太漫长了。 我们来到城里的一家商店,打完四斤酱油就准备往回返。城里毕竟比乡村繁华,人们匆匆忙忙地置办年货,紧缺的货物旁边,排着长长的队伍。当我和舅母走出商店,穿过挤挤插插的人流,来到了通往回家的路口。这时,一个人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喊道: “一毛两毛的糖葫芦喽!” 这叫声引起了我和舅母的注意,我望着那一串串插在草球上的冰糖葫芦,比村里卖的还大还好,我初次见过呢。我知道舅母没钱,不可能给我买,看一看饱一下眼福算了。 我没想到的是,舅母吃力地放下书包,用不大好使的手,从衣兜里掏出一方滚成球的手绢,她打开一层又一层,拿出了仅剩下的两毛钱递过去。 “要一毛的两毛的?”那人询问。 “两毛的!”舅母爽快地答。 舅母的果断和慷慨使我一惊,我万万也没想到呀,平常一分钱不花的舅母竟为我买了一串两毛钱的冰糖葫芦。我先让舅母,她说牙口不好不能吃,我手里拿着一串长长的撩人喜爱的冰糖葫芦,舅母却眉眼都是笑。她温暖的慈爱和微笑胜过了我的母亲。舅母喃喃地和卖糖葫芦那人说:“看这孩子,吃得甜嘴咂舌的。” 我吃完冰糖葫芦,要背那个书包,舅母说嫩骨头嫩肉的,别累坏了。她又将书包挂在脖子上,四斤酱油并不重,但路途远,舅母本身又病病歪歪的。 我和舅母往家走,她说:“到家别说我给你买糖葫芦了,也别和俺家你哥你姐他们说。”我从小就是个守口如瓶的人,这件事到现在我也没和任何人说过。 舅母去世快三十年了。她死后,这件事时时刻刻地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总想,舅母穷了一生,苦了一生,她自己一生是否吃过糖葫芦呢?她的一子三女,她能给买过糖葫芦吗? 在那个年代,舅母拿出了全部的也是仅有的两毛钱,为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日子愈久,给我留下的记忆愈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串冰糖葫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