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程瑶 “‘百招十万’让农民致富有了奔头,农民日子富裕了,村集体经济更需加速壮大,才能为百姓办更多实事儿,谋更多福祉。‘插柳富村’进行整地备苗的过程虽然辛苦,我们却干劲十足。”日前,当记者在庆安县建民乡见到该乡乡长刘淑红时,她正带着乡干部割柳条。每50根柳条捆成一捆,埋在沙子下,就成为了开春插柳的储备苗木。记者在庆安县了解到,该县像刘淑红这样正捧着去年的收成,盘算着今年红火日子的干部群众不在少数。为加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该县在创造性提出“造地插柳”富村工程的同时,又务实性提出通过复制基层“能人”致富“百招”,实现户年均收入10万元的“百招十万”富民新举。“双富”工作的蓬勃开展,正使小城庆安的创新创业热潮不断升温。 “庆安有93个行政村,平均每个村背着149.5万元的村级债。村里没钱,村干部底气不硬,各项工作推进易受阻,这个‘瓶颈’问题急需打破。”庆安县委书记李英男告诉记者,为了摸清情况、对症下药,他和领导班子成员用半年时间踏遍了庆安的大小村屯。当调研走到建民乡看到水沟边的一排小柳枝,想起小时候随处可见的‘柳条丛’,李英男想到“造地插柳”富村这个一举多得的思路。自此,小小的柳条成为牵动生态保护、国能发电、村集体增收、扶贫助弱等数个与庆安经济社会发展命脉息息相关的词。 记者了解到,庆安县拥有150万亩水田,为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的同时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却日益严重。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深扎入土,一次造林长期受益……种种优势,让柳树成为庆安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树种。 有了生态效益这笔“大账”,还要算一算经济效益这笔“小账”。国能庆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是东北首家以林木废弃物为主要燃料的热电联产项目,年可消耗木屑、农作物秸秆等原料近30万吨,产值1.5亿元。此前企业一直从绥芬河、佳木斯等地收购原料,运距长、成本高。在该企业总经理张文善看来,若能用上本地的柳条薪炭林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全县各村来说,种植柳条更是“有账算”。“每亩地可产柳条5吨,薪炭林每吨380元,则亩产1900元,每年平均可为每村带来‘活钱’122万元。若产出柳树削片供给另一企业银泉造纸,亩产将达3200元。若是用于庆安传统艺术柳编产业,则亩产将达4000~6000元。这么算下来,小柳条真可谓大回报。”庆安镇党委书记周海波对记者如是说。 按照三年梯次成材计算,庆安共需种植20万亩柳条,各村的机动地早已流转的所剩无几,这么大的种植面积上哪儿找?庆安再次突破创新,提出了“十子插柳”。于是在庆安,沟筒子、壕边子、河套子、渠沿子、地头子、路边子、屯头子、坝楞子、泡边子、坐塘洼子……这些大都属于村集体的农村废弃土地上种满了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摇钱柳”。 伴着冬日的斜阳,记者来到庆安县新胜乡新岗村时,郑新阁正给客户装鸡蛋。看着眼前这个黑黑瘦瘦、整日与近千只鸡相伴的小伙子,很难想象就在一年多以前,他还是某外贸企业山东大区的经理。你也很难想象他的纯天然生态蛋挂上淘宝仅一个月就卖出了1万多枚,是庆安首批“百招十万”致富典型。 从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郑新阁一直在企业工作。2014年,回家探亲半月离开后出现的晕车恶心让他意识到了家乡纯净生态的宝贵。随后某次宴席上一只无人问津的“饲料鸡”让他做出了返乡创业的决定。面对亲人的不解,郑新阁心里却有一盘大棋——“中国有3000亿份额的庞大蛋市场,我的目标就是通过带动培育,三年内在庆安建立90~ 100万只林地生态鸡的饲养和深加工产业链。”郑新阁说,响应“百招十万”的号召,如今他已带动8户乡亲进行生态鸡养殖,由他负责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李英男告诉记者,该县除了将精挑细选梳理出的300多个致富典型汇编进“百招十万”致富手册发给全县农户外,还为部分致富典型逐一拍摄了专题片,通过电视、微信等渠道广为传播。 实施一年以来,学百招、送百招、保百招、推百招、落百招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关注焦点,不但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圆了创业梦想,更让庆安实现了主导产业开枝散叶、特色产业开花结果、乡村人才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 记者在庆安看到,在“百招十万”和“造地插柳”实施过程中,这里的乡村干部各显其能、各尽其职,对普通群众能教的教、能带的带、能帮的帮、能扶的扶。干部众筹自投,引领带动致富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在实现“双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