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喜利(左)和村民新年迎来冬捕的丰收。 刘长明摄
□韩智本报记者张长虹 蔡喜利最难忘的是1988年那个冬天。 那年的风雪出奇的大。乌裕尔河畔、龙安桥湿地和扎龙湿地边缘的苇塘中,一道道风吹雪如一条条狂龙舞动着,打着旋儿,在坚硬的雪面上飞快掠过。风雪中,15岁的蔡喜利趁着寒假跟着父亲,破开厚厚的积雪,用镰刀把粗壮的芦苇割下来,再码放整齐。太阳落山前,爷俩把割下的1000斤苇子拉到收购站,换回了20元钱。拿到钱,蔡喜利忘了冻和饿,天真地说:“爸,等我要把那些苇子都割下来,挣多多的钱。” 蔡喜利回忆说,当时父亲叹了口气,摸了摸他的头。 时至今日,蔡喜利还清楚记得第一次挣钱的经历。那个冬天过后不久,因家里贫困他辍学了,从割苇子开始,小小年纪的蔡喜利为一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 他从骑着自行车在各村屯间卖鱼赚差价开始,发展到用三轮农用车收粮、用解放牌卡车拉货、在大庆市搞专业运输,又经历了在北京建起了含4个独资企业的集团公司后,于2012再次回到这片湿地,投资搞大雁和野猪的特色养殖,投入巨资筹建龙腾温泉旅游度假庄园和龙安桥国家湿地公园。至今,经过5年多的奋斗,蔡喜利带领众乡亲奇迹般地以这片湿地为“根据地”,让300多名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农民从旅游产业中获得脱贫致富的机会。 打拼多年心挂家乡 蔡喜利从一名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能回报社会的优秀企业家,期间走过的坎坷,就像一部连续剧,冲突不断,高潮迭起。 走出校门后,蔡喜利到齐齐哈尔市建华厂工程队当了一名力工,每天工资2.84元。辞去施工队的工作,他买了台自行车,焊了两只铁筐,开始贩鱼。一年下来,他赚了5000多元。到1990年,蔡喜利在全镇第一个买了一台能拉1000斤货的“金蛙”牌农用三轮车,除了卖鱼外,还收些粮食,年收入超过万元。 蔡喜利是个头脑灵活却理性的人,成功和失败都没挡住他一直向前瞭望的目光。2003年,“非典”期间,在京的大型车队放假,市场出现空档。当时北汽集团正在建设新厂区,施工方找到蔡喜利,以高出平时一倍的价格请他们参与施工。这次机会就像天上掉下了馅饼,3个月的时间,他净挣了200多万元。此后,他的运输企业如滚雪球般地壮大起来,发展到100多台大型工程车辆,200多名司机的规模。2009年,原北京市城建第五集团公司改制,他收购了60%的股份,两年后,他投资6000多万元收购了余下40%的股份,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目前,仅这家企业,市值就达两个亿。 做“北漂”的十年间,蔡喜利建成了由4家企业组成的独资集团公司。 2010年春节,36岁的蔡喜利回到了老家富裕县龙安桥镇。 多年未回老家,蔡喜利难过地发现,家乡面貌依旧,纯朴的乡亲们仍然过着捉襟见肘的贫困日子,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一到春天翻浆,一到雨季人都出不了村。走在湿地边上,回想着自己15岁开始立志挣脱贫困的决心,他决定要让家乡的人也能靠这片大自然给予的资源,走出贫困。 他先是选定了生态有机棚菜种植、大雁养殖和野猪饲养,牵头组建了绿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土地入社、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每年可为流转土地的30个贫困户增加收入4667元以上,同时22名贫困人口常年在合作社打工,每人每月工资2400元,年均增收2.88万元以上。在龙安桥镇政府的帮助下,蔡喜利成功争取到700万元扶贫开发项目落户企业,依托小河东村集体领办大雁特色养殖合作社,采取“租赁村集体资产”的方式使用,每年为村集体缴纳年租金30万元,3年可获利90万元,使村集体更好地为贫困户谋福利变成了可能,既解决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又实现了上级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他聘请了35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贫困留守人员,将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对村里有意向养殖大雁的20户贫困户,采取免费提供雁雏、年底保护价收购的方式,带动他们参与到特色养殖中,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带来2500元的净利润,通过大雁养殖共带动了小河东村142户贫困户,426人实现增收脱贫。 养大雁,养鸡鸭,种蔬菜,这些项目还是不能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作,还是不能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蔡喜利开始琢磨要在家乡做更大的事。2012年,这个机会来了。 投资旅游迎难而上 2012年,时任龙安桥镇党委书记的马丽霞在做招商引资工作,她不断听人说,家乡人蔡喜利在北京无偿帮助来自老家的重病患者,为他们在京看病免费提供吃住还给找大夫,乡里村里的人都夸老蔡家那孩子仁义。马丽霞千方百计找到了蔡喜利,和他探讨能否在家乡投资做旅游事业。 投资要办旅游,仅有湿地还不够,得知附近的林甸县打出了温泉,蔡喜利坚定了回乡搞旅游开发的决心。2012年,他带着5000万元资金回到故乡,从打温泉井开始,迈出了他投身家乡旅游事业的第一步。 富裕县政府提供给蔡喜利开发的是一块盐碱洼子,洼地距最近的田间土路有两公里,一切都处于原始状态中。在这里打温泉井就像赌博,280万元的打井费,能打出优质热水就是赢,否则,就等于把这几百万元扔到了一千多米深的地下。 2012年5月,高高的钻井架就像在盐碱洼子里长出的一棵直插云天的希望之树。打井的钻杆不停地转动了整整20天。钻机运行到第20天时,他像往常一样向井口走去,他惊奇地感到,脚下的泥浆是温热的,脚下的温热带动着他的心狂跳了几下,他在泥浆中奋力向操作台扑过去。越靠近井口,泥浆温度越高,甚至是有些烫。他走到操作台前的时候,钻机也刚好停止转动。满身泥浆的老钻井队长迎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说:“小伙子,你运气不错,我们井队打了200多口温泉井了,你这是最好的,水清清亮亮的,没特殊味道,温度也是最好的!” 在如花般涌起的温泉中,蔡喜利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温泉,这个在碱洼子中诞生的奇迹,使这块人不来、鸟不落的洼地摇身一变,成了实实在在为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 “龙腾,就叫龙腾吧!”蔡喜利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一路流向龙安桥的那条乌裕尔河,像一条巨龙在龙安桥湿地这里聚成了一个大大的龙头模样,他脱口而出,为自己在家乡的企业起了这个响亮的名字。 经过创业初期的艰苦建设,龙腾生态温泉度假庄园与龙安桥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初具规模。庄园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现已形成集室内外温泉沐浴、餐饮住宿、会议接待、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特种养殖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企业。 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致富岗位 蔡喜利是从家乡的大草甸子“起飞”的,如今,他像大雁又北归。这一去一回,不仅是他年龄再增长,更是伴随着精神的升华。 旅游景区建起来了,蔡喜利开始为村里镇里的特困户“量身定做”岗位。 在基础项目建设中,需要大量力工,蔡喜利要求施工方要大量招用周边村屯的村民,对于那些有一定土木施工技术的、懂得一般建筑机械操作的农民要当特殊人才使用,工资按市场现行标准执行。他要求,不许阻挡妇女来就业,不许歧视残疾人,不许因年龄设限制,不许使用童工。在景区建设的5年间,龙腾庄园一直保持着400多人的用工量。随着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竣工,蔡喜利把愿意留下来参与管理的村民留下来,按其特长分配工作,对没有特长的村民按其意愿和能力进行培训后上岗。 蔡喜利说,到龙腾来的乡亲,能种地的就让他们种四季绿色蔬菜,能放牧的就让他们养骆驼、大雁,会做饭菜的就让他们当厨师,文化水平高点的就让他们当导游…… 目前,景区接纳348名农民就业,其中167名是贫困农民,包括8名残疾农民,员工平均年龄近50岁。景区附近的小河东村、龙安桥村、大架子村等地的农民纷纷就地择业,告别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 63岁的于福山是小河东村人,由于行事木讷,在村民眼里是个老实没出息的人,家里的日子过的穷。三年前的一天,蔡喜利找到他:“于叔,想不想去公园干?”“想是想,唉!我能干啥呀?”“你家这鸡喂得不错!”他让于福山来到龙腾,做养鸡场的总管,鸡场成了公司的放心单位,老于家有了稳定的收入,老于头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全盛村49岁的孙志安12年前在外打工时头部受伤,落下了严重的右腿残疾后遗症,重活都干不了。蔡喜利来到他家,为他带来了一根拐杖:“孙大哥,走两步看看。”孙志安明白蔡喜利的意思:“兄弟,我这腿不好,不去了……”“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你想事儿细,腿不得劲儿,支支嘴儿也行啊。”于是孙志安两口子来到龙腾公司。 蔡喜利扶贫不作秀,他的行为,消除了贫困群体对社会温暖的陌生感,他用一种恰当的方式,确定了真诚的扶贫者与被扶贫者的关系,让贫困农户以更有尊严的方式脱贫。 2016年,富裕县依托龙腾旅游度假庄园,整合小河东村、东塔哈村和五家子村3个试点村的旅游扶贫项目资金,作为股金入股到龙腾庄园,量化到贫困户。三个旅游扶贫试点村每年享受股金10%的保底分红,每村年获益20万元。2016年的利润已经分别拨付到3个村的村集体账户,带动3个村419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431元。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金早来景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充分肯定了龙腾庄园“能人办旅游,旅游带扶贫”的开发模式,以及坚持“龙头旅游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路子。 秋去冬来,目前蔡喜利趁着农闲正在筹划龙腾庄园的第三期工程规划。在龙腾创业之初,蔡喜利就与从北京跟随他回到富裕县建设庄园的副总李满星说:“你给我留块地,事业好了以后我要建个养老院,把四邻八村没人管的老人都养起来!”如今三期工程即将开始,他以打造颐养与民俗两个方面为三期建设定下主题基调。规划建设一座占地30万平方米的华裔医疗养生健康庄园,他要让来入住的老人每天都喝冷泉水,每天都能洗上温泉澡,每天都能吃自种自养的纯绿色食品。建成后的华裔医疗养生健康庄园,还能为当地农民提供2000个岗位,解决1000余个贫困农民的就业问题。 扶贫到敬老,体现出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而建设民俗村,则体现出了他对故乡的人文关怀。 蔡喜利,总能让他的乡亲对未来有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