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 长期以来,对于开发“冰天雪地”为代表的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我省一直在下大功夫,举世瞩目的冰雪大世界、雪博会,时尚新颖的夏季冰灯、室内冰上运动,风光独特的雪乡和亚布力,激情澎湃的寒地试车和冰上越野,乃至设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都为我省的冰雪资源开发赚足了声誉。 但久而久之,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过去的成功经验如不能与时俱进加以更新,也会演变为阻碍前进的因素。在冰雪资源开发方面,我省在国内固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但这种优势却存在缩小的危机;在冰灯领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成功引发其他北方省份效仿,虽然难以撼动哈尔滨冰灯的龙头地位,客观存在的分流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国际上与我省自然条件相似的高纬度发达国家、地区也不断跃跃欲试进军冰雪市场,因此从长远看,在冰雪资源开发方面如果只采取守势,是守不住的。而过度且单纯地依赖资源的模式还会引发“懒惰症”,即同质的、近似的项目不断复制,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导致服务与管理流于粗犷,本能创造更大价值的优质资源被草草开发,缺乏文化与时尚内涵的冰雪产品又难以在市场上长期立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恶性循环。 我省要打破这一局面,围绕冰雪做好文章,就需要有创新的理念注入。我们惊喜地看到大兴安岭地区教师朱银生从雪地足球运动着手,下功夫研究雪地足球专用球,现已成为全省以及国家冰雪足球赛事专门用球;黑龙江职业学院教师张贵海研发成功的可移动组装式滑冰场,已经赢得订单;原籍我省的研究生王丙休,通过平台直播冰雪景观已成为龙江冰雪文化宣传者……这些成功的例子说明,我们所期待的创新理念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不断萌发着。 总结冰雪创业者们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几点共性:第一,创业者们对我省冰雪资源怀着极深的感情,这种情结是他们从事冰雪创业的灵感之源和不竭动力,这种热爱让他们对待冰雪工作“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时冰雪不仅是一种资源,还是创新思维的出发点;第二,他们对自己的创业项目都有无比执着的专业精神和实践精神,在项目成功之前,有长时间、反复的比较和实验期,他们脚踏实地运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让一个个构想成功落地;第三,他们都是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以小切口进入大冰雪产业,不好高骛远,紧贴我省省情,因此脱颖而出。 有位作家曾写过这样的话:重要的东西全部都在半径3米之内。意思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资源其实就在身边,不必舍近求远。冰雪创业者们带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让我们换了一个视角,重新审视我们与冰雪资源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熟稔“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冰雪创业者们用成功的经验再一次说明,创新不仅有天马行空般的美好愿景,它其实更植根于小而细微的日常工作,更取决于对具体事物内部蕴含各种规律的掌握程度。 当前我省经济进入企稳期,且经济结构慢慢转向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把我省的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正赶上一个极佳的机遇期,具体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靠这些成长于基层、磨练在一线的创业者们来当好“点金石”,为我省冰雪产业发展带来新模式、新业态、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