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波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封感谢信送到哈尔滨市南岗区,信中说:“哈工大学府校区内的私建乱建长达8年之久,严重干扰了校区的正常教研秩序,我们请南岗区政府协助清理校内非法建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万平方米的三处违建全部被拆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感谢南岗区对学校发展建设给予的关怀和支持,希望双方能拓宽合作领域。 一封来信,道出地方政府对高校发展的鼎力支持。近两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依托学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沿线18所高校、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富集科教优势,打造高科技产业经济带。坚持“打科技牌,走创新路”,他们把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摆上核心位置,以创新服务为重要抓手,一两年间,南岗区区委书记、区长先后15次主动深入高校、科企,询问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拆违征收、注册登记、配套教育资源、搭建孵化平台、承接成果转化等各种服务,赢得辖区高校前所未有的信任和赞誉。哈医大校长杨宝峰曾感动而言之凿凿地说:“我们的药学科研成果将第一时间征求南岗区意见,南岗区需要,我们就留下,绝不往外走!” 优化周边环境政府为高校配保安 哈理工大学校内曾聚集着上百家非法开办的旅店、饭店,校园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乱象十分严重,为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净化校园环境,南岗区执法局主动与理工大学沟通协调,在明确了管辖权限后,双方成立了联合执法中队,南岗区派驻执法人员和保安,每天在校园内外定岗执勤,有效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及生活秩序。 南岗区执法局局长姜忠义告诉记者,为保障辖区校园、医院、商企周边环境秩序,南岗区执法局通过政校、政企、政医联合的执法模式,由政府出资雇佣了近百名保安,配合执法人员组建联合执法中队,优化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用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哈工大旁边充斥着20余处占道大篷车、商亭的护军街被清理整治后,道路交通终于顺畅了;哈医大及其附属医院周边的无证商贩、私车经营、医导医闹等问题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打击黑龙江大学周边学府三、四道街的商贩占道游击战,在两个执法中队交叉执法、网格管理的整治下也已全部告捷。半年来,共为区域内大学清理占道设施1200余处。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增强发展实力政府为高校建配套 日前,为支持位于王岗镇的东北林业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南岗区征收办正加紧推进科技园内交通路网建设项目涉及的征收工作。为支持园区未来发展,南岗区教育局还为园区配强教育力量,在该园区配建了南岗区第二幼儿园分园、复华小学分校和第十七中学分校,不仅解决了园区科技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还为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入驻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帮助哈理工位于白家堡的国家科技园项目早日投入建设,南岗区政府帮其完成了征收净地工作,大大推进了科技园区的建设进程。 “南岗区高度重视大专院校的供热问题,为改善高校供热质量,区政府主动协调大专院校周边热源单位,先后帮助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了13台小锅炉的并网改造,实现了集中供热。”南岗区供热办主任魏新田说,2017年,南岗区还将积极协助黑龙江大学及哈理工大学完成小锅炉并网工作,让广大师生享受到集中供热的优质服务。 引导成果落地政府出资搭建平台 为给高校的科技成果提供转化、孵化平台,南岗区产业园区投资7个亿,打造了占地11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园,目前已有20个高校科技成果落户园区。“仅2016年,南岗区就投资4.7亿元,在学府路-大直街-南通大街沿线,通过整合楼宇资源35处,新增孵化器面积30万平方米,为区域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了良好的落地平台,成功引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企业287家。”南岗区区长宋博岩说。 去年落户南岗产业园的哈工大石墨烯复合材料散热片项目连日来正忙着准备开工生产,预计今年可生产石墨烯散热片60万片,产值达3000万元。据了解,该项目是南岗区政府主动深入高校对接,将哈工大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引入园区,免费提供2500平方米厂房三年使用权及200万元扶持基金,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南岗区主动搭建企业与高校间联系的桥梁,通过举办2016创益高峰论坛暨公益博览会等活动,总投资150.47亿元的32个高新产业项目集中签约,黑龙江省阳光健康服务基金会在南岗区设立了2亿元的“双创”引导专项基金、希泉健康专项基金向南岗区驻区高校捐赠了价值1亿元的气膜结构体育场馆和文体中心……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南岗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层次和水平。 近两年,南岗区主动协助推荐哈工大科技园、哈理工科技园、省塑料工业科学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申请各类创新创业专项资金850万元,在为高校师生创业、高校科研成果落地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的同时,于去年又推出了与高校进行人才交流的举措,通过委派干部到高校挂职锻炼,在加强与高校联系对接的同时,更好地为高校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2017年,南岗区将坚持向高科技成果转化要发展,提档升级高科技产业经济带。”宋博岩告诉记者,将整合楼宇资源10处,新增孵化使用面积3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增加到60个,提档升级孵化器5个。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中介平台、科技金融等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作用,培育新增科技型企业350户,将高科技产业经济带打造成“中国制造2025基地”、“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大学大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互联网+”基地,力争到2021年,沿线孵化器超过100个,培育科技型企业超过3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