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峡滑雪场游人不断。

伊春红星区库尔滨雾凇。郭立秋摄

冬季旅游热起来。

亚洲最大半自磨机及国内最大、最先进的2台钼矿球磨机。

大山里的雪雕。

夏季采摘时节的伊春友好万亩蓝莓种植基地。 吴龙圣摄

乌马河林业局远东木业公司的工人们在境外采伐、集材、运输及生产中的情景。

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的黑尊黑木耳新技术产业园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黑木耳精深加工企业。 孟大春摄
□本报记者马少忠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伊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伊春考察调研,为伊春指明了振兴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加坚定了走好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路的信心和决心。伊春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省市委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推进保生态、稳增长、促转型、推改革、惠民生等重点工作。 美丽伊春建设各路报捷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1%,结束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7亿元,同比下降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下降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9亿元,同比增长10.5%。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森林生态旅游业持续升温,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旅游节”和“森林冰雪欢乐季”系列活动全面铺开。全年入境游客首次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增幅均达40%以上。森林食品业链条不断拓展。家具和木制工艺品产销两旺。绿色矿业有序发展。鹿鸣钼矿稳定生产,实现产值9亿元。重点园区建设与“180招商计划”同步进行,21个项目落地开工,铁力、西林园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翠峦园区晋升为全省唯一的生态经济开发区。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资源专项治理百日行动有效开展,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49起,收回林地11公顷。翠北湿地、碧水中华秋沙鸭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更新造林28.6万亩,中幼龄林抚育293万亩。“伊春红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完成编制上报。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改革攻坚取得突破。制定了《伊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方案》。政企合一区(局)公务员登记全面推进。伊林、旅游、供热三大集团相继组建,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美丽伊春加速建设。改造棚户区1.15万套、农村危房1526户、老旧小区17个。完成既有建筑节能保温118万平方米。伊春火车站改造完成,伊翠铁路改线主体完工、开通使用。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4公里。中心城净水厂全面建设,23座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投入运营,医疗废物处理厂改造完成,山河大道等主要街路景观绿化一新。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15件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指标。突出精准脱贫,分类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开展产业扶贫项目24个,落实资金3928万元,9809人实现脱贫,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 全面小康建设凸显加速度 绿色消费浪潮风起云涌,生态健康产品成为时尚追求。伊春的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就是两座“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无与伦比,资源潜力无与伦比。经过多年培育,伊春的生态主导产业快速成长,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集中发力,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发展潜能进一步释放。 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伊春的高度。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伊春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思维方式向绿色转化,产业模式向绿色转型,生产方式向绿色转换,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变,当好生态保护的先行者、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几年来,伊春探索走出绿色化转型发展之路,伊春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使民生工作更有厚度、更有温度,件件办到群众的“心坎”里,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打牢青山绿水底色,建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坚持生态保护和修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深入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巩固全面停伐成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林上林下一体、动物植物同护、林地林木共保,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严格恪守生态红线,严管森林资源不放松,严打涉林违法犯罪不手软,深入抓好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全市森林覆被率稳定在85%左右,森林质量更高,生态功能更可持续。 提升森林生态综合效益。以提高森林质量为核心,科学经营森林资源,坚持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相结合,逐步恢复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森林生态原貌。积极推进经济林、原料林项目建设,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坚持森林抚育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充分释放林地生产力。深入探索森林碳汇交易、活立木交易等林业资本化运营方式,推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 推进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严格源头管控和环保准入,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污染总量控制,落实污染减排责任,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大气、水域污染防治,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能力。全面实行河长制,强化河流保护与治理,保证饮用水源地水质和流域水质达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坚持生态建设年度报告制度,严格落实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制度,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林区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生态移民试点,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升生态保护层级。 构建打造绿色物产集聚区 伊春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厚植生态优势,优化生态资源配置,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扬绿水青山之长、借冰天雪地之势,做好“三篇大文章”,推动五大支柱产业提档升级,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以绿色化产业体系为支撑,促进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转化。 深度开发“原字号”,加快建设中国森林食品之都、中国林都北药之乡。围绕“红蓝黑黄+林药+林畜”优势产业链,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开展标准化规模型基地建设。继续加快蓝莓、食用菌、红松子等拳头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森林猪、森林雪貂、狐貉、林蛙等基地适度规模发展。复制推广“森林百草园”模式,提升北药基地标准化水平和综合收益。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资源精深加工,构建从林间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引导汇源、黑尊、忠芝等森林食品加工企业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新产品,促进产业链向价值链跃升。推动葵花、格润、喜人等制药企业与药材基地深入合作,提高道地药材加工转化比重。以宝宇、伊润、铁力四宝等为牵动,促进森林猪、森林雪貂、林蛙等特色林下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品牌战略。继续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深入推广全程可追溯体系,让绿色生态品质可控、可见、可信。强化企业商标意识、品牌意识,着力培育出一批市场信得过、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集中力量统一打造“伊林”“小兴安岭大森林”集体商标,“伊春蓝莓”“伊春黑木耳”“伊春红松子”等地域特色品牌,以品牌赢得信誉,拓展市场,做活营销,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培育壮大“新字号”,加快建设国际化生态旅游名城。坚持“去景区化”,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由景点景区游向全域游转变、观光游向深度游转变,走进伊春就进入了森林大公园。串点成线,互联互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推出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的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休闲避暑胜地、养生度假天堂品牌。坚持市场化、规模化,推进旅游集团整合资源,优化资产配置,尽快做大做强。推进服务优质化,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旅游发展,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发展冰雪旅游项目,打造冰雪产业,全面叫响“中国伊春·林都雪城”品牌,把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推广医养结合旅居式养老模式,促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经济、赛事经济,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发展生态农庄,做大沟谷经济、山庄经济,加快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就业拉动点。 改造升级“老字号”,加快建设中国实木家具之乡、中国木艺之乡。推进木业加工业提档升级。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引导光明、友春、三兄弟等企业以大家居理念,打好组合拳,开发地板、门窗、饰品等配套产品,逐步实现由“家具”向“家居”提升。引导美江、永达等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向个性化、精品化升级。紧跟时代潮流,植入时尚化元素,提升家具和木艺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促进产品风格多样、供给多元。坚持协作联盟闯市场,引导企业联名联牌生产,线上线下销售,扩大知名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推进绿色矿山及冶金建材业改造升级。支持鹿鸣钼矿精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引导西钢去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和战略重组。支持北方水泥新型建筑材料研发,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集约开发桃山玉、北红玛瑙,加强同海派玉雕协会合作,提升品牌价值与附加值。 招商引资上项目,做实做强产业园区。做好“三篇大文章”,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瞄准五大产业,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支撑性好的大项目。抢抓振兴东北等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项目谋划,着力推进与国开行400亿元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落地。完善项目推进全程服务机制,每年滚动推进一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形成大项目有序接替、好项目梯次跟进、年年都有项目投产的良好态势,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稳增长。坚持“全市一盘棋”,招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努力把翠峦园区建成国家级森林生态食品特色产业园区,铁力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推进嘉荫跨境经济合作园区建设。增强创客大学创业孵化功能,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争取“十三五”晋级为国家级电商产业园。 本版片除署名外均由《伊春日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