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庆本报记者潘宏宇白云峰 刚出正月,巴彦县南下坎村彦成种植业专业合作社里,碾米机的隆隆声不绝于耳,理事长刘彦军忙着加工稻米。 南下坎村自西向东排列在松花江阶地之下,坎上坎下的7万亩优质高产水田,让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 制米车间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们,都是合作社的社员。刘彦军告诉记者:“彦成合作社库存水稻的加工订单,全部预订出去了,咱们的收入可比去年多啦。” 据刘彦军介绍,大年初六,迎春的鞭炮响过,合作社的荣华米业正式开工生产。制米生产线机声隆隆,粮食烘干塔蒸气腾腾,仓储、烘干、制米,整套设备投入超千万元。开工第一天,刘彦军宴请工人的,还是年关宰杀的那口年猪,荣华米业迎来了红红火火新的生产季。 记者了解到,多年前,濒江而居的南下坎却没有一亩稻田,流金淌银的松花江水在村民的眼前白白流走。国家1996年投入建成了巴彦县新合灌区,这是巴彦县第一个引松花江水灌溉农田的大工程,辐射富江、松花江2个乡6个村,总灌溉面积4万多亩。2014年,又一条大规模引松花江灌渠建成,灌溉五岳河流域和哈肇公路南北两侧10万亩新增水田。去年,纵贯南北的松花江乡引水工程获批开工,新灌渠全长10余公里,可灌溉13万亩。巴彦县的三大引水工程,使巴彦县南半部6个乡镇种植结构由低产出的旱田转化为30万亩高产水田,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省第一积温带上新的有机稻米种植黄金区域。 引水灌渠的建成,实现了南下坎的高产梦,长年累月种植“大苞米”的时代终结了。刘彦军有中专文化,他成了水稻种植能人,村民们对刘彦军充满了信任。从此,刘彦军带着村民们,成立了彦成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一次次向产量新高度冲击。彦成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也越来越壮大,合作社不走单纯的“土地归大户”之路,而是自始至终提倡带地入社的方式,壮大种植户经营实力。合作社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种植模式、统一集中育苗,最终再统一以高出市价收购水稻,确保社员土地减少投入成本, 潜在增收。确保所产出的优质水稻实现自行加工,升值增效。 灌区带给南下坎的是高产出,更有实现增收梦后的富足生活。如今的彦成合作社,有入社社员102户,共带入土地2000余亩。贫困户李继忠带着自己名下的18.5亩水田入社,合作社对他有特殊对待,投入由合作社垫付。几年下来,李继忠由衷地感慨道:我种稻子,每亩地能多收入500元。 刘彦军欣喜地对记者表示,我们南下坎的小农业现在变成了绿色大产业。我们的“黑巴”、“江水谷道”两个品牌的大米已走向全国的大市场,畅销上海、山东、内蒙古以及广州、苏州等地。咱合作社收入年年增,抱成团的父老乡亲们又过了一个丰收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