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闫捍江记者刘大泳)经过30年的恢复,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烧区,在浩大的恢复工程和日益完善的措施保护下,如今,火烧迹地上更新起来的大片树木已郁闭成林,森林植被相继恢复,一度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好转,我国北方天然绿色屏障再现勃勃生机。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大兴安岭,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据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内的官方数据显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5·6”特大森林火灾,火场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烧毁林地101万公顷,吞噬了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5万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5亿余元,间接经济损失69.13亿元,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难以估量。火灾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森林资源恢复工作,派出了由多门类、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国务院专家组到火灾区考察,从气候、土壤、植被、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等各个领域提出了恢复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大兴安岭建立了一整套强有力的恢复、更新生态工作体系。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进更新、天然更新和封山育林等方式,春季植苗,夏季抚育,冬季清理,全面立体地进行火烧迹地更新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使昔日裸露的焦土重新披上了绿装。 记者在火烧区采访时看到,“5·6”火灾起火点四周已找不到过火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100多公顷的人工林。经过30年的生长,如今大兴安岭北部四个林业局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云杉、樟子松等更新林已达到碗口粗,林冠下各种野生植物枝繁叶茂。据西林吉林业局副局长、专职防火副指挥王立才介绍,30年来,大火烧毁的区域已生长出100多万公顷新生林,森林覆盖率已超过30年前。以阿木尔林业局为例,森林覆盖率已从火灾前的61%增加到90%,漠河县达到92.21%。 30年来,大兴安岭牢记教训,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坚持重兵投入、靠前驻防,借助科技力量防火,为保护森林资源奠定了基础。形成了覆盖全区的三级防火通信网络,综合运用卫星遥感、飞机观察、高山瞭望和地面巡护“四位一体”监测手段,确保火险早预警、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同时,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跟踪技术,加强火险因子动态管理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森林防火通信指挥和火险因子的管控能力,30年来没有发生人为重特大森林火灾。2016年全年未发生人为火,32起森林火灾均在24小时内扑灭,林地过火率远低于省控指标。 近些年伴随着“天保”工程和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在大兴安岭的实施,生态建设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米商品材不能采、不能动”成为林区人的共识。停伐后,大兴安岭开始封山育林,从严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十三五’行动,收回林地2727亩,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截至目前,大兴安岭全区有林地面积684.1万公顷,较2014年停伐前增加了440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82亿立方米,较2014年前增加了0.2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91%,较两年前提高0.05%,林区生态实现了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