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彦 “要说苦脏累,当数矿工和环卫工”。而环卫工作中最苦、最脏、最累的岗位,要数公厕掏粪工。马长友,在旱厕清掏清运第一线默默苦干二十余载,赢得信赖与尊重,被鸡西市民誉为城市美容师。 1993年,马长友从部队复员来到环卫局做了一名清掏工。一双扛枪的手,拿起了粪勺子、吸粪管,起初心里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但是,经历过部队洗礼的人,从来都是把党的安排、把人民的需要视为命令。掏粪工整天与污水粪便打交道,一身粪水一身泥。刚开始清掏作业时,每天要抬起安放200斤重的吸粪管30几次,这对臂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吸粪管强大的抽力使他踉踉跄跄站不稳脚跟。蓄粪池底沼气、氨气、一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一经搅拌全部翻涌上来,刺鼻的臭味使人窒息,马长友常常头昏脑胀,呕吐不止,一连几天吃不下饭。20多厘米长的吸粪管被垃圾污物堵塞时,他就用手或钩子一点点地抠,溅上一身粪便。 多年的清掏工作,使马长友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他与服务区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一旦有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处理。2010年夏天,市区一场强降雨引发了内涝,人友桥下积水告急。按市里统一部署,晚上8点马长友和其他几名工友趟水赶到人友桥底受淹部位抽排污水。与此同时,马长友接到居民电话,跃进、两西、南岗等多处小公厕泡在污水中,粪便四溢,严重威胁厕周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一面是市里统一部署,一面是人民群众的安危,马长友等人3台车组共7名工友轮流赶赴受淹公厕清掏打捞。整整65个小时!由于长时间接触污水,双手双脚都感染肿胀没有了知觉。几个人全都成了泥浆人。65个小时7个人只吃了5顿饭,35个面包,却吸了5条香烟,咬紧牙关用尼古丁和毅力战胜瞌睡。当人友桥污水清吸见底,厕内污水也恢复到标准时,马长友和工友们都累得倒在车里。 2009年9月,环卫局接收了立新矿17座公厕的管理工作。这些十几年无人管理的公厕,有的厕周垃圾如山,蚊蝇肆虐,有的厕体长出歪脖树,有的粪池干成厚厚的硬壳。整个矿区能用的公厕只有四五座。为抢在“十一”国庆节前让矿区居民舒心入厕,马长友亲自请缨,带领班组清理垃圾污物,拔荒草树木,维修、粉刷旱厕……面对坚硬的粪壳,他们用铁镐刨不动,机械清掏更是无从下手,就跪在硬壳上一寸寸地凿,直到吸粪管能伸进去,注入清水搅拌后再清掏。三天时间,马长友和工友起早贪黑,人工刨运、机械清掏粪便污水95吨,清理拉运厕周垃圾38吨,维修40余处厕体,粉刷7座旱厕,使公厕面貌焕然一新,解决了困扰矿区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受到矿区居民的赞扬。 24年的清掏生涯中,马长友以军人的斗志挑战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以宽广的胸怀承受着世人的偏见。清掏工长年与粪便打交道,很多人失去了嗅觉,再好的饭菜也吃不出香味来,马长友并不觉得遗憾。可是,一个夏天的傍晚,年幼的女儿哭着跑回家,问他:“爸爸,你是掏大粪的吗?小朋友说我臭,说我是掏大粪的女儿,都不愿和我一起玩。”马长友终于禁不住鼻子发酸,想想掏粪工作的苦与累,竟然连自己的孩子也被别人看不起。他对女儿说:“爸爸的工作是不干净,可爸爸的心是干净的。”年幼的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面对诸多荣誉,马长友朴实地表示:“这是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当尽的职责。如果说自豪,我想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履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