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沫 据报道,哈尔滨一条穿越主干道、铁路、高速公路、河道的23公里供水干线,在短短百天内将主城区与哈东地区连通,不但解决了整个地区的用水困难,也让来哈投资、落户哈东的重点项目企业提前用上了磨盘山水,让外来投资者安心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一条供水管线引入汩汩清流,表象是地方主动服务企业,在“硬件建设”上提档升级,但在投资者眼中,这样的连通,代表着地方政府对外来投资者的诚意。供水管线建成的速度和效率,彰显政府在优化发展环境的高标准和高效率。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区域竞争恰恰是发展环境上的竞争。哪里的基础设施优、市场发育好、体制机制活、服务效率高,人财物就流向哪里。不可否认,我省受计划经济长期影响,发展环境不优,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并不鲜见,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创业兴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找到痛点,就重点攻坚,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已成为发展共识。这条供水管线的铺设,就是我省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微观视角,见证了政府从“婆婆”的“保姆”的角色转型,也见证了我省向优化发展环境要活力、要动力的真抓实干。 我省已经连续两年出台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突出问题导向,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开放文明、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我们看到政府在变,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取消和下放省级审批事项,减少权力清单,深化“放管服”改革,千方百计优化环境,着力提升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也在变。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政策洼地效应越发凸显,市场主体得以大展拳脚,创新创造活力有效释放,“小微企业”遍地开花,“双创”群体渐入佳境,民营经济活力四射。简政放权做好减法,减少行政干预,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交给社会;真诚服务做好加法,主动作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该管的事做好,并做的尽善尽美。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当前,我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繁重,硬环境要改善,软环境要优化,以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投资者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软硬兼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振兴发展打造一张具有强大磁吸力的“环境名片”。这张名片就是龙江发展的无形资产,对内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对外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细节的打造、氛围的营造,让黑龙江真正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乐园、人才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