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雪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区正门旁,硕大的校训石上,镌刻着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朱红色的字体十分醒目,每天出入校园的师生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投去崇敬的目光。 人们常说,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在哈工大校训中,就蕴藏着许多激励师生奋进的思想内涵和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校园里绵延流传。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教师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齐聚到哈工大,他们铭记国家重托,肩负艰巨使命,扎根东北,拼搏奉献。学校涌现出了诸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光远、黄文虎、王仲奇等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被老校长李昌称为“八百壮士”。是他们奠定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 在祖国建设最困难的时候,第一代“八百壮士”挺起了精神的脊梁;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第二代、第三代工大人扛起了科教兴国的重任——中国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中国第一台会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中国第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体制雷达、第一颗由高校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数不过来的“第一”从哈工大走向世界。 几十年来,哈工大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解:“规格严格”是过程控制,要求严谨踏实、按章施教;“功夫到家”是目标控制,要求质量过关、水平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时,因治学严谨、教学严厉而闻名全校。当年,学生们背地里称他为“铁将军”,他任教的“电工基础”课被学生称为“老虎课”,有时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得“优秀”,因为他要求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还要能讲出道理来。 据校长周玉讲,学校当年曾经有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期末考试整个班级只有3人及格。有人提出异议。这位老师重新认真批阅试卷后说:“对不起,应该只有两人及格。”因为有一名学生是在及格的边缘。于是,这个班的学生全部重修这门课程。哈工大90周年校庆时这个班的同学回来,找到当年的老师,说非常感谢他,因为重新学习并牢牢掌握了这门课的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家都非常受益。 “哈工大要求严格,淘汰率高。我入学时考进了200多人,毕业时只剩下40多人,不及格的自动退学或降级。这种严格要求,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1954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回忆说。 1965届毕业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感慨说:“最感谢母校给我们打下了牢固基础,让我们能扎扎实实搞学问,认认真真搞研究。” 在哈工大活动中心4楼有一个“曲拥措姆志愿服务工作室”,已经创办两年多了,一直坚持开展互助学习活动。这里有“小老师”的集体辅导,有“曲措大姐”的一对一帮扶,有时候还会开开“小灶”,讲讲如何用计算机写程序。轻松愉悦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走进和路过的人。工作室的创始人叫曲拥措姆,是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级本科生,8年前,她从西藏昌都一个叫中林卡乡十字村的小山村出发,经过5天4夜来到哈工大。 “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只懂得汉语基本用语的我,物理期中考试只考了11分,全班倒数第二。”曲拥措姆动情地说:“那时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决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复习功课,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钻进自习室问同学、啃书本、做习题,那一年,我从入学的60公斤体重瘦到了40公斤。”后来,经过苦学和钻研,曲拥措姆的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取得了保研资格,并荣获“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这些年,我始终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当作自我鞭策的警示。”曲拥措姆说,工作室招募与藏族学生同学院、同班级、有一定感情基础的党员志愿者,与藏族同学结成“一帮一”对子,与结对子的藏族学生一起生活、学习、活动。在曲拥措姆与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2015级藏族学生大学物理、工科数学、英语的及格率都有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