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写到:“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鬲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烹饪食器,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它形似鼎,却有着三个叉开而中空、似一个个口袋的腿,腿下还往往有实心的锥状足。鬲的取材多以陶为主,兼有铜质。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许多陶鬲与铜鬲,其中尤以在白金宝文化遗址出土的绳纹陶鬲最为珍贵。 说起这绳纹陶鬲,时间还需倒转至1974年。当时,黑龙江省考古队对位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城西的白金宝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4件可以复原的陶鬲及诸多残片,其中一件经复原后由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这件复原后的陶鬲就是绳纹陶鬲,由泥质灰褐夹砂陶手制而成,口径26.3厘米,通高28.2厘米。它方唇敞口,直腹壁,矮裆尖圆,有三分裆袋形足,三足可稳稳地将鬲身撑起;除足尖外,通体有中粗绳纹,裆处贴附附加堆纹。从形制上看,它与北方地区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同类陶鬲有某些相似之处。 陶鬲,古代也称瓦鬲。它的形制极具科学性,那牛乳房状腹部和空心足在加热时能增大与火的接触面积,可最大程度地承受热能,这样既缩短了烹饪时间,又节省了燃料。陶鬲早期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使用,之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逐步向四周扩散,远至东北、华北、华中等诸多地区。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瓦鬲不但可以目为中华古文化的代表化石,对于追溯中华古文化的始源与流变问题更具特别意义。”可见,陶鬲作为判断一种文化属性的标准器当之无愧。 (黑龙江省博物馆张尧蒋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