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贺李天池 为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梦想,近年来,哈尔滨市通过非遗手工制作培训、利用互联网增加就业渠道等措施,为残疾人搭建起就业创业平台,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自信面对人生。 非遗手工传承一技多得 日前,记者来到哈市香坊区残疾人创业就业文化产业园,在展示制作中心内,一幅幅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九龙壁”九条龙神态各异、大展宏图中的“雄鹰”栩栩如生,而它身上的羽毛无论远看近看都逼真至极……细看之下,记者才发现这些作品都是由大马哈鱼的鱼皮制作而成,再细问,才知道这些展示的作品都出自残疾人之手。 香坊区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尚飞告诉记者:“我们教残疾人制作鱼皮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掌握一门技能,可以通过手艺养活自己。同时,鱼皮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得到很好传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园区面向全省招收残疾人,并免费提供食宿,免费教学。尚飞说:“我们每年大概会开设10期培训班,每批20人左右,分初级班和高级班。”从2009年至2016年,该园区已经培养了近2000人,涵盖了全省26个市县。残疾人周德新笑着告诉记者:“在这里学习鱼皮画制作后,不仅让我有了一技之长,更增加了收入。园区还帮我们与企业对接拿订单,最近我拿到了一批用鱼皮制作萨满面具的订单,制作一个能赚200元。” 据了解,为了让残疾人能够更好地学习鱼皮画制作,并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香坊区残联、香坊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与佳木斯工艺美术协会、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制作团队组成专业的研发体系,并组织人员到鱼皮画发源地——赫哲族渔村考察学习。同时来自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大专院校的2000多名志愿者也参与到了这项特殊的职业技能培训中。 目前,他们带领残疾人已经生产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量画作。如《黑龙江的传说》、《五十六个民族图腾》、《万里长城》等,产品近10个系列。目前800平方米展示制作中心内,已经有近千件藏品。 据介绍,以赫哲族鱼皮画制作为主的残疾人培训项目已在2012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中央财政的拨款,并在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 网络带来更多工作机遇 在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有三家网络外包公司,中心提供了大量的电脑器材帮助残疾人就业,一些曾经“迷茫”不知做什么的残疾人,通过培训和实践完成了就业。 今年39岁的付秀伟患有肢体残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就业,他现在是浩源德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业务组的负责人。付秀伟说:“我们是一家对日服务外包企业,项目组有15人,都是患有不同残疾的特殊群体,主要负责日本快递中电话和包裹编号的输入,每个人的薪酬按件计费,我现在一个月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 与众多奋斗中的年轻人一样,付秀伟的成长也充满着很多艰辛。2014年,付秀伟凭借着一定的电脑基础来到该公司。对于电脑录入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细心,更重要的是速度。“最初一分钟能录入六七十个数字。”付秀伟说,但这个速度根本赚不到多少钱,第一个月他只有99元的收入。要提高录入速度,只有勤加练习,最后他练到一分钟可录入近400个数字。他说:“因为有了这样的就业平台,我才有机会在生活中找到存在感。” 34岁患有肢体残疾的万云刚就职于指导中心的哈尔滨硕达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主要负责多家银行信用卡信息的录入。万云刚说,这份工作灵活性很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工作的时长。他表示,在工作中找回了自信心,并开始不断提升自己。万云刚在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不仅完成了数字多媒体专业的学业,目前还在进修社会工作学。“对于残疾人来讲网络就业是个很好的平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一同实现就业梦。”万云刚对记者说。 据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方东海介绍,中心通过提供设备和平台来帮助残疾人就业,目前已经培训了1700余人,希望能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自食其力,树立自信,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 多种形式帮助残疾人圆梦 近年来,根据用工需求和残疾人培训意愿,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开设了手工编织、刺绣、中医保健按摩、美发等多项免费技能培训项目,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咨询、就业推荐,并开展创业扶持,通过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大集,就业招聘会,利用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残疾人求职招聘网,开展“一对一”就业服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2016年,中心全年通过推荐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创业、培训促就业等方式,实现60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 同时,哈市各区、县(市)也为残疾人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南岗区通过与哈尔滨呈圆众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搭建了南岗区互联网+残疾人居家就业电子商务平台,将该平台电子账号分配给经过培训的残疾人,建立起残疾人居家创业的就业网络。五常市举办残疾人四叶参种植培训项目,专门聘请专家,在二河乡、长山乡开展了对残疾人四叶参种植户的技术培训,目前已有42名残疾人与云峰四叶参种植合作社签订了种植订单,同时市残联出资12万元,为这些种植户免费赠送了150斤四叶参种子。 方东海告诉记者,目前哈市有55.6万名残疾人,要让他们更好地与社会对接,适当的心理辅导是实现他们就业意愿的关键。对此,中心会定期邀请黑龙江大学的心理学专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下来,哈市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发挥市级就业服务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培育、孵化职业康复、社工、心理等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的方式,把已有的成果复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专业化、精准化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让广大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符合自己实际需求的就业服务。 图为残疾人正在制作鱼皮画。 本报记者陈贺李天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