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姬董金龙乔璐 本报记者刘楠 “感谢农场,感谢社会捐助人士,让我们这些贫困户每月都可以在责任爱心超市免费领取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给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大兴农场贫困户王海林拎着刚领取的大包小裹激动地说。 为全面打好“全民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兴农场把实现贫困人员“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目标,不断释放精准扶贫“红利”,深入细致地开展“滴灌式”精准扶贫工作,将精准扶贫工作扶到点上、帮到根上。 “五大救助平台”全覆盖兜底 责任爱心超市只是农场扶贫工作中“五大救助平台”的一部分。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大兴农场提供了包括生活、医疗、教育、取暖、临时救助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依托农场责任爱心超市和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对贫困户和低保户给予每人每月70元左右的生活救助物资,对入住养老院的鳏寡孤独人员和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每人每年6000元的生活救助;搭建“医疗救助”平台,建立健康精准扶贫团队,成立精准扶贫病房,对贫困户建立资助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等为一体的医疗救助体系,救助年封顶线定在2万元,救助标准为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费部分的100%,并对贫困户实行大病医疗救助,为8名轻度残疾患者给予1200元/年的补贴救助,为1名重度残疾患者给予2400元/年的补贴救助;搭建“教育救助”平台,对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各类直接费用,对贫困户子女考入大中专学校的一次性救助12000元;搭建“取暖救助”平台,贫困户除享受总局、管理局民政局给予的取暖救助外,农场对贫困户给予供热优惠政策补贴;搭建“临时救助”平台,农场每年以50万元的标准,向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拨入专项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对于“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等原因造成困难的家庭实施临时特别救助。 “全民扶贫、精准脱贫要牢牢抓住‘精准’二字,清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扶出什么成效,对贫困户帮扶要坚持因人而异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农场党委书记王银锁这样要求。农场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民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下发了《大兴农场脱贫攻坚规划》、《大兴农场“全民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全面开展走访入户调查,入户率达100%,最终确定19户贫困户29个贫困人。农场11名场领导和28名党员干部采取“2+1”、“3+1”、“4+1”帮扶方式与农场贫困人员“结对认亲”,并定下“不脱贫、绝不脱钩,不脱贫、绝不撤队”军令状。健全完善了贫困户“一户一册五卡四账四档案”,为贫困户算好财产账、收入账、支出账、政策账,为其量身制定脱贫规划,全面统筹加快推进农场扶贫脱贫工作“落地生根”。 “六大扶贫方式”全方位助力 在精准扶贫路上不仅要“输血送氧”,更重要的是“造血制氧”。 “农场教我开了个淘宝网店,又鼓励我从事微商,操作简便还没有任何投入,能为自己增加不少收入。”农场第二管理区贫困户刘成焕说起这件事既兴奋又激动。这是大兴农场因户施策助力脱贫的一个缩影。刘成焕患有心脏病、右肺萎缩等疾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针对这一情况,农场帮扶单位和“互联网+”办公室来到她家中,为她在农场淘宝店上开设了一个子商店,主要销售农场特色有机食品,并为她牵线搭桥介绍了一个资深级微商与她结成帮扶对子,鼓励她通过电商来增加收入,帮助她树立脱贫信心。 今年,大兴农场积极创新扶贫措施,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因户施策、分类施策,通过入户走访,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因人而异实施“以资扶贫”、“以业扶贫”、“以地扶贫”、“以岗扶贫”、“以城扶贫”、“以技服贫”等方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自营经济、沿河经济、畜牧养殖、蔬菜大棚,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打实”。在“以资扶贫”方面,农场设立了2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并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和各类企业共捐款80余万元,皆用于扶贫助困;在“以业扶贫”方面,建立了“农场+企业+贫困户”扶贫长效机制,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动员企业、种植大户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场采取对其提供帮扶资金入股企业、种植大户及合作社,贫困户坐家可享受“分红”。对于身体残疾且有一定能力的贫困户,农场创新实施“互联网+脱贫”模式,鼓励扶持贫困户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商业务进行创业,通过开设网店、进行网络营销,让一些肢体残疾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做买卖”,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长期脱贫不返贫;在“以地扶贫”方面,实行土地资源“共享互惠”,种地大户让利,让贫困户享受土地资源收益带来的实惠;在“以岗扶贫”方面,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积极为其联系提供保洁、绿化、更夫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实行公益产业扶贫,实现城镇公益产业与“全民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的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在“以城扶贫”方面,农场结合蔬菜大棚基地和葡萄园基地,鼓励引导职工种植葡萄、木耳、蔬菜等绿色有机食品,发展围城经济;在“以技扶贫”方面,建立“每月一技”培训制度,针对贫困人员开展关于种植、养殖、加工、家政等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农场落实以地扶贫4户7人、以业扶贫11户17人、以岗扶贫1户2人、以城扶贫2户2人、科技扶贫1户1人。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准扶贫有效举措,实现变“输血”为“造血”,强化贫困户“造血”功能,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 “坚决在两年内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绘就一幅小康生活美丽民生画卷!”说起未来,场长刘博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