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 如今具有现代意识的家庭,至少都承认家庭成员间的平等是幸福家庭的标志。 家长式的专制、粗暴和自私,正在家庭成员经济地位的平等中逐渐瓦解。 相互之间在生活中的帮助与照料体现出物质的平等,安慰与宽容体现着情感的平等,而信任与自尊则体现了精神的平等。 虽然有大家庭“平等”得过了分的人人不吃亏的平均主义,有夫妻间“平等”得互不干涉的自由主义,有父女、母子间“平等”得小皇帝小太阳至高无上,但我却要说,家人对平等的追求与实现,仍是个很难寻的梦。 我们已习惯给予孩子以关切和爱护,甚至节衣缩食、苛待自己而给他(她)们以满足;我们也习惯于呵斥、责怪他(她)们,为他们没有达成我们的意愿而失望和沮丧;我们常常为他(她)所犯的小小的过失而对他们挞伐不休,为了得到一个检讨一个保证而使双方都精疲力尽。 如果我们细心一些,或者不那么“鸵鸟”一些,我们会发现:常常是当孩子打破了一只碗,或是丢失了一件东西的,同时,我们也因为粗心而在工作中出过某个差错;常常是我们批评孩子懒惰或是某个难改的恶习时,我们也在悄悄地原谅着自己——看电视、打麻将、吸烟、酗酒…… 没有人监督我们纠正我们。当我们成人之后,我们就从此自以为是;我们为人父母之后,更是为所欲为了。严格地说,在家庭中有一种关系其实是难以平等的,在我们,以及我们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潜意识里,这个阵地决不能放弃,那就是:大人的缺点。 关于大人们的缺点是一个秘密。所以家庭的平等也是有条件的——实际上我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和执行着家庭中的双重标准——对孩子,对自己。 为什么人们在外面冠冕堂皇地说够了违心的话,回到家里时,却要痛责孩子涂改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孩子撒谎固然需要教育,可毕竟还属蒙昧无知,但家长迫于种种利益的需要而明知故犯,是否就可以原谅呢? 所以我心里便有一种酸楚的不平等之感,为孩子也为家长。无论这种不平等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还是威胁,都蕴含了人性普遍的弱点。毕竟平等不是一种形式或装饰,如果一个家庭中始终是以双重标准维持着和睦与安宁,有一天孩子是否会有更为痛心的醒悟和反抗? 但愿我的忧虑多余,真爱孩子的父母想必不会爱自己的缺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