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彦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韩振东,21年磨一剑,由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热控专业行家。 1996年,韩振东从哈尔滨电力学校热动专业毕业,分配到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从事热工自动化保护工作。跑现场、摸系统、熟悉走向,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对照设备仔细琢磨,以最短的时间走上班组技术员岗位。2009年,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热控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韩振东作为厂派唯一选手参加大赛,而且一路过关斩将,拼得金奖。 超前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劳动,是韩振东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他的工作,就是解决一项又一项难题。2×300MW供热机组试生产和移交之后,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指示二氧化硫数值偏大,导致脱硫系统无法正常投入。韩振东带领专业人员,对吹灰程序多次进行改进和调试,设定最佳技术参数,掌握了CEMS故障分析、诊断、处理方法,解决了烟气在线监测和脱硫指示偏大问题,保证了脱硫系统的正常投运和达标排放,企业成功避免了巨额环保罚款和机组关停的危机;两台300MW供热机组出现了小机投入自动过程中产生扰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供电、供热负荷,韩振东通过对投自动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厂家使用软件的功能块有问题,又向厂家提供了改善意见。经过多次沟通协调,问题成功得以解决;2011年12月下旬,国内首项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科技示范工程——佳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72小时试运正处在关键时刻,由于进入热泵的蒸汽温度始终控制不稳,致使自动调节产生振荡,温度经常超标,多次调整无效试运陷入窘境。韩振东再次站了出来,他全力优化完善热控系统,解决异常,使回收热量由24万吉焦提升至151万吉焦,年节约标煤由0.6万吨提升至4.11万吨,为国内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树立了典范。 2011年,韩振东被聘为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他带领42名成员,先后组织8个专业攻关小组完成33个技术创新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28万元。探索和实施了“于海涛燃烧调整法”,具备100%掺烧褐煤能力,煤炭控本能力实现质的跨越。现在整个东北发电系统都在使用这种操作方法,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尹凤祥降氨法”、“张宇调水法”等操作模式脱颖而出,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增添了新的路径。工作室的火箭点火作用,发挥了企业创新驱动的引擎力量。 “供热机组的余热交换器清洗装置”和“供热机组的排污装置”等五项热泵科技示范项目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提高高加水位调节系统的自动投入率”获全国QC小组优秀质量管理奖,“降低厂用低压电动机的损坏率”获黑龙江省优秀质量管理一等奖,“300MW机组开式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板式换热器化学清洗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转化应用见成效,年创造经济效益达330万元。他领衔的“韩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也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创新示范岗、热电机组及燃煤技术改进劳模创新工作室。 (该典型人物由省总工会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