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宝林摄
□本报记者桑蕾薛立伟 虽然时隔两天,但提起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十九大报告时的情景,高环代表仍然难掩内心激动。她用“震撼”一词,来形容当时心情,并用三个“第一次”来概括她对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体会和感受。 这是第一次把“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这是我党向国际社会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坚强决心。”高环说,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要求我们要深度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在坚持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行不悖的转型发展之路,推动绿水青山“变现”。国有重点林区虽然停伐了,但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得到开发了,对伊春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作用,在伊春发展建设史上具有重大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这是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这一战略开辟了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充满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智慧。”高环说,报告提醒我们,在自然面前必须要保持敬畏,少一些“人定胜天”的豪情;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新复归于自然。既不要走先破坏后恢复的弯路,也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第一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环说,报告在描绘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时,在原有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上,加上了“美丽”这一新概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命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 高环代表说,这三个第一次都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关,极具思想的力量、创新的思维、前行的动力。对于面临转型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历史难题的伊春来说,以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以绿色化转型为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以做大一产抓特色、做优二产抓提升、做活三产抓拓展,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充分释放林区生态生产力。 (本报北京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