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领导检查公路建设。
近年来,明水县交通运输局抢抓大兴安岭南簏特困片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政策机遇,全力开展城乡公路建设,大力打造城乡交通网络,构筑了贯通南北、连通东西的便捷通道,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加大运输行业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黑车”、超载超限、抢客和随意抬高票价等扰乱营运秩序的行为,严把车辆的技术关、保险关、从业人员关、经营权使用关,确保全县交通和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货运行业管理,采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相结合,做到一车、一档、一盒。同时,要简化办事环节和程序,积极推动多证合一,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
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使道路建设项目接替有序。切实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坚持跟班第一线,严把质量关,由年轻干部组成公路建设推进组,深入施工现场,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促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目前,全县新增农村公路370.7公里,公路总里程已达1849公里,打通9条农村公路交通大动脉,全县交通大网络初步形成;开展城区道路建设攻坚战,新建改造道路61条、53公里,城区道路面积增加2倍以上,新增黑色路面2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56盏,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在道路运输方面,客运枢纽站主体已全部完工并即将投入使用,新建农村客运站11个,客运能力大幅增强;全县已开通农村客运班线79条,拥有客运车辆75辆。在城市客运方面,共投放公交车50辆,出租车571辆。仅2016年—2017年,
对上争取项目94个、438公里,争取中央车购税资金资金2.7亿元。
针对全县农村公路存在的“重建轻管”现象,推进路长负责制,切实明确“乡道乡管、村道村养”的原则,督促乡村两级积极履行养护职责,把辖区内的乡村道路管理好、养护好,保障道路通畅,方便群众的生产和出行。
积极推进贫困村道路改建,加大贫困村道路改建采取政策倾斜力度,2年来投资7130.5万元改建贫困村道路109.7公里,总投资1305万元维修破损通村路27.6公里,沿线百姓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交通道路的建设成果和道路运输环境的改善,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工作检查中也受到了肯定和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