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文天心 迈步进入新时代,回首来路,七台河宝泰隆公司前行步点铿锵有力: 14年前,注册成立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0年前,冲进全省企业50强、民营企业纳税50强; 6年前,在上海挂牌上市,目前总市值160余亿元; 1年前,更名为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坚定信心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发展。 几年一个大跨越,从一个小型煤焦企业发展成为民营上市公司。目前,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9亿元,上缴税费超过31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党建强则发展强。多年来,在各级党委的关心支持下,宝泰隆公司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把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不断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助推企业转型振兴,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健康发展“双赢”。 强党建聚人心 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七台河市委和新兴区党委意识到,这样的大型企业如果党建工作弱化、虚化是万万不行的。2009年,宝泰隆公司组建党委。在市委的帮助指导下,公司聘请了专职党委副书记,确定了党建工作要“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首先要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企业向心力。从2010年起,宝泰隆党委每年“七一”都表彰一批优秀党员,并在表彰年度内为他们月涨工资300元,连续3年受到表彰的将300元工资固定下来。几年来,先后表彰党员80名,2名党员得到固定工资。 党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公司最险重的工作,都是党委请缨、党员去牵头落实;设置党员安全生产“监督员”,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建立党员关键时刻“突击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30多次,为公司节资增效4000余万元;发挥党员关爱企业“带头人”作用,累计完成大小技改项目1000余项、获得专利127项。 “双向培养”是宝泰隆公司党委的典型做法。“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双向培养”中,30名党员获得中级技术职称、68名党员成为岗位能手,75名技术骨干被培养成为党员,22名年轻党员被提拔为部门或厂级领导,占同级行政负责人总数的35%。 党员成为公司的中流砥柱和助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目前,公司党员发展到233名,500余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宝泰隆党委也先后荣获全国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听党话谋转型 面对煤焦市场持续低迷、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如何提振经济、走出困境,成为摆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宝泰隆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 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把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服务项目、转型升级的主阵地,支持宝泰隆等煤焦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精细化工、材料化工和合成化工,实现煤炭资源高值转化。2016年,七台河规划建设了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以石墨深加工和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为导向,重点推进“锂电负极材料、石墨烯下游应用和高端石墨深加工”等3大特色产业集群,为企业转型搭建平台。 逆境中,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宝泰隆公司确立了“将传统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生产石油化工替代产品”和“向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延伸”两大总体发展战略。2014年,公司投资30.6亿元,建设焦炭制稳定轻烃项目,改原有加工冶金焦为生产化工焦,合成稳定轻烃。同年,公司又与龙煤矿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26.9亿元建设煤制芳烃项目。2015年,公司着手开展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使制备技术从“公斤级”发展到“吨级”,攻克了层数可控技术难关。2017年1月,150吨石墨烯项目成功投产。同时,5万吨/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已引进新的战略投资伙伴;新建孵化器1.6万平方米,已引进4户域外企业完成签约。 跟党走谱新篇 党的十九大吹响新时代接续奋斗的号角,也标志着民营经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宝泰隆公司总裁、党委书记马庆说,宝泰隆公司决心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发挥好“红色引擎”作用,把企业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以“红色动力”在转型振兴发展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 目前,宝泰隆公司正在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石墨烯及下游应用技术研发,计划将电热转化膜、远红外电热壁画、导电纤维等20余项石墨烯下游应用发明专利技术转化,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马庆表示,宝泰隆将结合其特有的密林石墨资源,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稀有工业气体,现代化污水处理厂,领先的技术研发,已量产石墨烯、针状焦等资源优势,用3~5年时间,建成世界一流、东北最好的清洁能源新材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