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段虹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是一篇引领全党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我们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 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由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反抗压迫的理论武器。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奠定了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在看到劳动人民残酷的生活现状后,他深入研究国家的本质、阶级冲突、经济分配以及社会结构等重大现实问题,用实际行动声援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他是科学理论的坚守者、现代社会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正在不断照亮着200年后的世界东方。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所蕴含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宝贵思想武器,更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贡献的则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贯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首先要将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 “从前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以实践为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及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某种神秘力量决定的,也不是抽象的、自然的人所能反应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人的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质出发,将物质生产看作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用实践将人与自然和社会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物质生产、阶级与人民群众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人民群众,阶级在唯物史观看来是暂时存在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终将消失的概念,而物质生产则是人的基本的生存方式。要贯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必须首先要将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剩余价值论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转的根本秘密,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根源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又一个伟大发现,它帮助我们认识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其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是指资产阶级剥削无产者所生产的新价值中的利润,也可以理解为无产阶级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恩格斯评价:“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判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探索。”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发现的资本家剥削的秘密。通过对资本生产与资本积累等概念的考察,马克思发现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是通过无偿占有无产者的剩余劳动时间以及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实现的。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他们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虽然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他们并没有区分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个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区别,他们的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学。而马克思从无产阶级或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真正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转的根本秘密,从而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根源。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 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证明,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我们的头脑,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