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森工。
省森工总局与双鸭山市签订教育职能移交框架协议。焦洋本报记者马一梅摄
森林小火车。
□陈杞张雪本报记者赵辉马一梅 2018年6月30日,对我省森工林区245万职工群众来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 这一天,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一天,森工挥别昨天的辉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开启了改革发展征程中的崭新时代。 浩瀚林海大写着:奉献 黑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重点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53.2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4.6%。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这里,是我国东北乃至华北的生态屏障;这里,民风纯朴;这里,人民勤劳!从1945年到2018年,几代林业人用心血和汗水,谱就了一首首壮丽的森工史诗。 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森工林区累计为国家生产木材5.2亿立方米,年木材产量最高时达到1260万立方米,占全国产量的33.5%。累计上缴利税120亿元,更新造林保存面积3l 3.7万公顷,建设了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第一批开发建设者踏进茫茫林海留下一串串艰辛的足迹起,从小兴安岭到长白山脉、从张广才岭到完达山脉,森工,就有了那样的一种精神,他们“先生产,后生活,生产到哪里,就在哪里建家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龙江森工迎来大规模生产的黄金时期,每年大量向国家输送木材,直径相连接,其长度可以搭建起从地球通到月球的天梯。龙江森工为国家基础设施包括铁路、交通、国防、建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共和国林业战线的骄子。 从1980年到1997年,龙江森工出现了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两危”如一场突如袭来的暴风雨,席卷了森工林区。为缓解这两大危机,国家和龙江森工林区开始积极探索办法,突出重围。 大森林要休养生息,森工企业要生存发展,林区职工要脱贫,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了脱困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场自立、户自立、人自立”,“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动员起来,治危兴林,路在脚下,贵在有恒”。从此,林区干部职工毅然走上了突围解困和振兴发展之路,在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林区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开拓奋进的壮丽史诗。 十年里,森工施业区有林地面积净增29.7万公顷。 十年里,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后的57.3%提高到70%。 十年里,森林蓄积总量达到64526.9万立方米,比1990年增加1304.1万立方米。 在林区人眼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从“砍树人”到“种树人”,林业人身份的转变,为生态体系多样化打下良好的基础。2013年6月,桦南林业局连续出现3次野生东北虎的足迹,标志着“王者归来”。 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黑龙江森工林区宣告了“独木支撑”时代的结束,开始了“多业并举”的大胆探索。亚布力、中国雪乡、凤凰山、汤旺河石林、五营森林公园、大沾河湿地等一大批冰雪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知名景区应运而生。 从2014年到2018年,应该叫做“改革年”。 2014年4月1日,森工彻底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提出:森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摈弃靠国家给钱过日子的“等靠要”思想,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加快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到2017年底,森工的产业转型要取得明显效果,形成森林食品、北药、生态旅游、仓储物流和境外资源开发等新的支柱产业,生态产业成为主导性产业,每个林业局都有两到三个大型立局骨干产业龙头,黑森产业集团的整合性、牵动性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产业集团化发展新格局。 从1945年到2018年,森工人勇敢地肩负起国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重任,守住了祖国最北端的生态屏障。 森工人肩上扛着:担当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简称中央6号文件),明确了国有林区的定位和基本职能,提出了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目标,部署了国有林区的改革任务。 为了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为了森工百万职工群众的企盼,省森工总局党委提出“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的理念,把森工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基点定位在创新上,改革传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奋力走出一条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要搞好森工改革,必须要拿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以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全力推进。他们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一边加强对机构编制和改革成本的测算,一边深入内蒙古、吉林森工集团调研考察、借鉴经验,同时开展林区的社会职能机构现状调研,探索推进剥离移交社会职能、协调推进配套改革等相关工作。先后剥离移交了林区电网、广播电视、电话通讯等机构,整体移交森工检法两院,全面推进了林区公安系统管理体制改革。 2016年7月29日,在省委党校,刚刚任职的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李坤,以高起点的站位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向正在这里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的森工系统领导干部提出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不忘初心是根本,解放思想是关键,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振兴是目标”、“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拿出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状态和勇于担当、乘势而上的精神,投身到林区改革发展中来,集中心思抓发展,一心一意推改革。” 森工人自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解放思想,班子是关键。总局党委提出,必须发挥各级班子的火车头和动车组的效应。从8月15日开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总局党委组织召开总局、林管局、林业局三个层次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从各级班子成员做起,结合工作实际,找差距、症结、短板,查原因、优势、挑战,定措施、思路、目标,全系统共召开不同层次干部职工座谈会300余次,推出理论文章260余篇,掀起了一场求实、求新、求变的思想风暴,不仅指出了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更找到了创新意识不强、市场主体不够、转型发展活力不足等制约森工转型发展的瓶颈,重要的是找准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森工各级领导干部以“树正气、在状态、敢担当、重实干、顾大局”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勇气,同为梦想耕耘,垒石成峰、功到渠成。2016年,森工选择柴河、清河、方正、五营4个局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随后,又扩大到双鸭山、鹤立、通北、山河屯、兴隆、大海林、东京城、铁力、新青等9个改革试点。2017年9月3日,森工系统所属松花江、牡丹江、合江林区的23个林业局全部完成重点国有林区管理局的组建工作,这也标志着森工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一转型”的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2017年6月20日,省委书记张庆伟率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班子到森工就重点国有林区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明确采取“局省共抓机制”,合力推动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随后,省委成立了国有林区改革专项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机构编制核定、成本测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职能移交、社会保障完善、企业改制与集团组建等5个工作推进组,全力、务实推动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工作。2017年12月,省委召开第二十四次深改组会议研究森工改革情况,明确森工二季度要按新体制运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非常关心森工改革,几次深入森工林区进行调研。今年以来,张庆伟、王文涛多次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协商,多次深入森工林区调研改革工作,指导林区改革实践,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对标改革任务表,省委从省人社厅、财政厅、国资委、森工总局抽人组成工作专班,人员与原单位脱钩,封闭集中办公,专职负责研究起草森工改革有关方案和具体组建方案。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落靠责任,健全完善了省委省政府主导、改革专班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森工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研究起草了改革有关方案、办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落靠责任,形成了省委省政府主导、改革专班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森工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凝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 砥砺前行原动力:使命 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双鸭山林业局教育行政职能及双鸭山林业学校属地移交框架协议》的签订,打响了森工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的第一枪。随后,森工系统23个林业局的81所学校,涉及在校生近5万人的中小学移交地方管理工作将陆续展开。预计教育职能移交工作,将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这标志着“分立分离”的改革设计方案已经正式实施。 省委确立森工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原则,是“分立分离”。省委森工改革专班拟定《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改组方案》、《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章程》和《黑龙江省森工政府行政职能移交及办社会职能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农垦和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相关人员待遇政策》、《黑龙江省农垦和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黑龙江省农垦和国有林区政府行政职能移交及办社会职能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调整暂行办法》四个配套文件,经省政府第六次常务会议审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省政府以正式文件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征求意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复函。 龙江森工按照国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部署,通过试点,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国有林区管委会承接社会管理、国有林管理局履行资源管理、划转并成立的经营公司承接企业职能的方正改革模式;属地政府承接社会管理、国有林管理局履行资源管理、分离公司市场化运营的五营改革模式;国有林管理局依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条例》履行资源管理、代管社会职能,经营公司承接企业职能的清河、柴河改革模式…… 森工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组建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以资本为纽带,推动资源优化重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林区职工收入,推动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打造生态产业“航母”提供有力保障,逐步注册成立相关子公司,将23家林业局组建以公益性为主的森林经营公司,按照集团董事会、经理层制定的有关方案,推动组建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林药经营、资产经营、财务公司的子公司。 我省森工林区,从“治危兴林”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再到林区全面停伐转型,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是破解森工发展难题的钥匙。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伊春林区考察调研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森工人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强调“要因地制宜,依托基础,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不断发展壮大森工旅游产业,打造冰雪经济制高点和主战场,为龙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如今,打开森工林区旅游版图,施业区内雪乡、亚布力、凤凰山等A级以上景区有48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家。各旅游景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打造森林旅游升级版,引入森林康养新概念,不断培育林区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三江”林区旅游产业收入达到37.4亿元,接待游客784万人次,亚布力、雪乡成为全省冰雪旅游龙头。 他们立足当前抓管理,谋划长远抓产业,刀刃向内,优化行政工作流程、规范行政行为,用发展促改革,用管理推改革。2017年,在全省森工工作会议上,总局党委提出了“486”产业规划蓝图,谋划出“划分四大板块、发展八大产业、加速形成六条产业链”和“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的理念,创新产业发展举措,创建“互联网+”、“营销平台”等新业态、新平台。引资融资初现成效,全年招商引资52.2亿元,与中林集团、农发行分别签署200亿元战略投资协议。龙跃园区作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海林、绥阳原料进口、木材精深加工产品出口跨境产业链已经形成,森工改革发展和产业转型在加速前进。 森工从多个维度出发,政策设计、连片部署、社会动员,形成比较完备的领导机制和创业平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以大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团化运营的产业发展格局,深度推动林下经济结构性、战略性、系统性调整。全林区深入实施产业转型攻坚战,在林上、林中、林下、林缘立体发展模式中,初步形成了林粮、林畜、林禽、林蜂、林蛙、林渔、林菌、林果、林药等十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13大类500余种“源于黑土地、产自大森林”的“黑森”绿特色产品,亮相全国12个省重点城市里的26家黑森绿色食品销售中心旗舰店、200家加盟连锁店。2017年,林区产业总产值完成587.5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员营销实现销售额7.45亿元,其中平台线上交易5035万元,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向森林旅游、森林绿色食品为代表的新型产业的根本转变。 中央6号文件下发后的4年间,省森工总局党委始终把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作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改革中保生态、促发展、惠民生。坚持严守生态红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同天保工程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增加11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10.6个百分点,森林总蓄积提升了42.5%,公顷蓄积由78.6立方米提高到104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持续增长。 改革,让林区社会更好地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之中,更多的惠民政策覆盖林区百姓,增强了林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释放了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红利。按照“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每年完成为民利民十件实事。加大棚改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职工居住条件、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2017年,企业职工年均增长工资2772元,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3.5万元,职工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林区职工群众的幸福,藏在百姓的日子里,绽放在老百姓的笑脸上。每天傍晚华灯初上,被确认为“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绥棱重点国有林区中心广场人流如织,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中心广场和文化宫每年要组织30多场群众性文体活动。清河重点国有林区清福老年公寓里,老人们悠闲地看着电视、聊着天。旭升社区的走廊里,挂满了各种协会活动的照片,清河人用文化活动,弘扬着清河林区的文化精神,打造着清河特色的文化品牌。大海林重点国有林区新建3500平方米“一站式”行政服务大厅,集20个行政审批部门、14个服务窗口为一体,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网络,不仅方便了职工群众,还让林区百姓真正活出了大都市品位。 几年里,我省森工林区涌现出了45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建成大型文化广场23个,小型休闲广场500余个,文化场馆40多个。选树了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新时代形象的先进人物,凝聚了干部职工的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3个国家级、52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和文明单位、12个文明社区。中国雪乡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和“黑龙江文化产业十大品牌”。 创新不歇脚,开放不停步。2018年森工工作会议指出,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到了攻坚期,森工上下要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打好国有林区改革这场硬仗。打好六个硬仗的号角响亮吹响: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为重点,打好生态建设硬仗;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打好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硬仗;以精准严细为标准,打好强化管理硬仗;以提升软实力为方向,打好繁荣林区文化硬仗;以提高百姓福祉为根本,打好民生改善硬仗。以改革的精神、靠改革的勇气、用改革的方法,把蕴藏着必然性的机遇,变成森工林区发展的现实。会议确定了森工总体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求发展、开放办森工,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新林区建设。 此刻,肩负重任的森工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一手抓改革,一手促发展,一手抓生态,一手惠民生,砥砺前行,迎着崭新的未来启航…… 本版未署名照片由森工总局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