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手风琴演奏家马切伊·弗龙茨凯维奇在大师班上指导中国学生演奏。
□本报记者李树泉 第34届哈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一共设置了三个大师班,分别由奥地利演奏家艾尔弗·雷德梅利查尔、波兰演奏家马切伊·弗龙茨凯维奇、立陶宛演奏家雷蒙达斯·斯威亚克维修斯执教。这种大师班是怎样进行的呢?它对我省手风琴教育都有哪些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其中一个大师班的课堂,一探究竟。 一对一教学的大师班 8月9日下午,哈尔滨的天气仍旧是闷热的,然而在哈师大江南校区双创园五层举办的大师班里却传出来清爽的手风琴声。本报记者走进去,看见波兰演奏家马切伊·弗龙茨凯维奇正在指导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学生张瀚文。 张瀚文演奏的曲目是理查德·加里亚诺的《献给克劳德的探戈》。他先演奏了一小段,马切伊问他:“你有什么迷惑吗?”张瀚文答:“我感觉我的触键有问题。”马切伊说:“我认为你的触键很好,但是你的风箱不够稳定,小动作也有点儿多,再来一次。”张瀚文又演奏了一次刚才的段落,马切伊说停,然后自己演奏了一遍。他一边示范演奏,一边示意张瀚文注意他的演奏方式。结束之后,他又让张瀚文演奏,自己则站在旁边进行具体指导,比如,他着重强调的一个技术问题,“每个小节不要有停顿”,等等。 指导结束后,本报记者追问张瀚文的感受。他说:“听了大师的指导,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后演奏这段曲子肯定会比以前好多了。” 哈师大的手风琴学生关香雨准备的曲目是谭家亮改编的《烟花易冷》。她说自己以前听过大师班,这次能一对一地接受大师指导,非常幸运,希望这次能够彻底解决自己关心的技术问题。看来,大师班对手风琴教育来说的确是有实效的。 大师班和我省手风琴教育 马切伊在课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之前自己也参加过一些大师班,参加大师班,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让自己“接触到不同的信息,接触到不同的演奏方式,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演奏方式。”他认为他今天指导的中国学生张瀚文很有才能。 哈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艺委会执行主席王宏宇,不仅是一个手风琴演奏家,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手风琴教育工作者,他希望通过国际手风琴艺术周来推动黑龙江手风琴教育的发展。 通过王宏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我省是中国开展手风琴教育最早的地区之一,哈师大从1956年起就已设置了手风琴专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省学手风琴的人非常多,可是现在我省学手风琴的人却没有南方多,2016年国际手风琴比赛,总共1000多名选手,其中80%~90%的选手来自中国南方。这一点让王宏宇深感忧虑,这也是他凭着巨大热情从2010年以来顽强推动哈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发展的原因之一。 通过举办大师班,把国际知名艺术家引进到黑龙江手风琴教育的框架之中,正是王宏宇他们这些手风琴人的方略之一。王宏宇说:“每个艺术家的教学方式、艺术理念都是不同的,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师班,不仅让一对一的学生获益,也能让在场的所有学生从中学到比较好的东西。”随着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一届一届地举行,随着大师班一个一个地举办,会有越来越多的手风琴演奏者逐渐成熟起来,走向更加宽广的艺术之路。 哈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于哈师大艺术学院手风琴方面的师资力量,王宏宇说,目前连同他本人一共只有三位专业教师,数量并不多,今年他们总共招了8个手风琴专业的学生,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们始终凭着一股热情坚守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 这种情况在省内其他院校或者其他音乐教育机构几乎是普遍的。 在大师班内外,几乎所有的手风琴人都是热情洋溢的,这也许才是教育的本质之一。 记者问一个背着巨大的黑色手风琴包的小姑娘,你的琴有多少斤?她笑着回答:“手风琴净重15.6公斤,琴包3公斤,再加上琴谱等等,40多斤吧。”陪同采访的哈夏手风琴艺术团秘书处的魏碧君接着说:“所以大家都叫我们这些学手风琴的女孩子是女汉子!”魏碧君是从奥地利安东布鲁克纳国立音乐与舞蹈大学留学归来的手风琴专业研究生,她说哈夏大师班能让学生们迅速掌握到国际最先进的演奏技巧与理念,这和从前没有大师班时代的状况是完全不同的。 王宏宇告诉记者,现在哈夏国际手风琴艺术周的影响越来越大了,国际手风琴领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它的。他的话得到了马切伊的证实。马切伊说,中国的手风琴发展太快进步太大,演奏水平更是突飞猛进,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哈尔滨以及黑龙江正是中国手风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手风琴人的热情决定着美好的音乐未来,马切伊面对“为什么是手风琴而不是钢琴或者其他乐器”的问题时,找到了这种热情的来源——童年之爱。他回忆道,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给了他一把非常小的手风琴,从此,“我就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说“不归路”这个词的时候,年轻的大师幽默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