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辉本报记者董新英刘晓云
饶河县西丰镇富丰村是距离饶河县城最远的贫困村,路程100多公里。北部战区陆军某部队自觉纳入驻地扶贫工作体系,与富丰村建立帮扶关系,通过采取务实举措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富丰村常住人口78户,现有贫困户12户、低收入家庭18个。为了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富门路,该部队改变以往给钱给物的保姆式帮扶,与驻村干部一道逐门逐户做工作,问需求,找门路。
针对贫困群众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缺少劳动力的实际,该部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开展地栽木耳产业项目,投入近4万元为12户贫困户和18个低收入家庭购买12000袋木耳菌包,组织富丰村与驼峰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搞好技术指导工作。木耳成熟后,合作社回收一大部分,贫困户自销一部分,其余由该部兜底购买,确保群众种得了、种得好、卖得出、有得赚,为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近3000元。
“现在晚上灯也亮了,水也供上了,生活更方便了,把以往没解决的难事都办好了。”村民李玉山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富丰村受益于扶贫政策,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对部分老旧危房进行改造,村里自建水站用上了自来水,家里通了有线电视,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富丰村基础设施底子薄、不完善,群众生活还有诸多不便。由于没有路灯,晚上群众多是摸黑出门不安全。村中地势南高北低,加之采取集中定时供水,村南部的居民经常因水压不够而用水困难。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该部队为富丰村购买1台增压泵,在村南部供水接口进行增压,让每个家庭的生活用水需求都能得到保障,还协调采购了14盏太阳能路灯,在村两条主要街道每个路口安装一盏,保障了群众夜晚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