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市民和游客在北京民俗博物馆猜灯谜。 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新华社记者 中秋是团圆的时刻。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家国情怀让在新时代大潮中搏击的中华游子平添了一份深切的乡愁,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时俱进的文化理念让亲情、友情有了更酣畅的表达,也让中秋文化在创新中不断得到延续。 传承:多彩习俗重传播年轻粉丝日渐多 现代科技的发达,让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有了更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表达,将节日的热烈氛围推向极致,借助高科技威力的节庆活动所承载的中华文化最珍视的核心价值则在新传播中得以薪火相传。 9月的广州,天气依然似火。正值中秋假期,每到晚上6点,广州的夜色还没有完全降临,在珠江之畔的广州文化公园内,中秋的花灯则早已悄然点亮。 在公园正门口,名为“繁花盛果”的灯组引得不少市民拍照留念。灯组以十三行博物馆的通草画为灵感,呈现了岭南花卉争芳斗艳,争相怒放,彩蝶闻香而来,翩翩起舞的喜庆景象,寓意祖国繁华盛世。 中秋灯会是广州的传统文化盛事,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今年的中秋,具有岭南韵味的23组大中型灯组和近千盏气氛灯在文化公园与市民见面。 “一直听说广州是花城,在这个季节还能见到这么多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来自内蒙古的丁女士因工作调动,今年第一次在广州过中秋,公园里各种花卉与花灯交相辉映,让她对花城的环境之美感叹不已。 “广州的中秋花灯由来已久,本地的文化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外地人在中秋观赏花灯,通过民俗活动融入广州的生活中,可以增加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说。 花灯用现代科技的力量丰富了美好寓意的传统节日祝福的表达方式,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则接通了华夏子孙与古老民族文化的血脉。 泥彩塑传承人胡鹏飞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制作兔儿爷泥塑的手艺人之一。今年中秋,他在东岳庙民俗博物馆里,与跟他学习泥塑的孩子们在制作兔儿爷泥塑中度过。几名十岁上下的小朋友挽起袖子,时而和泥,时而开模、彩绘,忙得不亦乐乎。 “在泥巴上涂涂画画符合小孩的天性,嫦娥奔月等充满东方神话色彩的民间故事也带给他们想象的空间。”胡鹏飞说,彩绘让孩子们更容易了解传统的色彩基因,更让传统文化植入幼小的心灵。 2000年追随爷爷参与制作民间彩塑的胡鹏飞来到北京,他十分注重扩大老手艺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在庙会上,他与年轻人聊天,了解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喜好,并将这些信息吸收到自己的泥塑创作中,很多不知兔儿爷为何物的年轻人也从此开始关注民间彩塑。 新一代的传统技艺传承人有着比老一代更新的知识结构和敏锐思想,他们注重心理、认知等层面分析当代人的文化需求,也能以当代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 团圆:流动频繁相思切环境优美恋新家 市场的拓展、产业分工的细密,让社会流动成为生活常态。家不再是故园,在哪里打拼出一片人生的新天地,哪里就是新的家园,当代人的乡愁中更饱含着对优美家园的眷恋期待。 “节日在哪里,家乡情怀就在哪里。”潘剑明说,离家越远,游子每次回来也就更加关注家里的点滴变化。 近些年,广州的市容市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如今,在广州过中秋,除了看花灯外,老广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说文化公园代表的是老广州的文化,那么花城广场作为广州的“城市客厅”,则展示着广州的新风采。 现在,看广州塔亮灯成为年轻人庆祝节日的新风尚。今年中秋,回国发展的段春晖用登塔代替了登山,从480米高的广州塔顶平台望去,灯光璀璨,绿树交映。 “以前讲‘父母在,不远游’,中秋就是家人从外面回来团聚。而现在人员流动变快了,借助科技的力量,一家人可以一起远游过佳节。”潘剑明说。 憧憬:昔日为历练而去今朝因机遇更搏 有人为历练而去,也有人因思念而归。越来越多海外游子选择回国发展,祖国文化的凝聚力,抚慰着游子们的思乡之情。 从2001年赴美留学,到2011年回国任教,张远波在海外度过了十个中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国后比在国内时更惦记这个团圆的节日。”张远波说,每到中秋,中国师生都会自然而然地聚到一起,吃中国餐、聊家乡事。“这是中国人长久不变的‘中秋情结’,也是海外学子特别的记忆。” 虽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一声祝福必不可少。张远波回忆,刚出去的那会儿,打国际长途费用太高,因此都去买专门的电话卡,掐着“北京时间”给万里之外的家人送上中秋祝福。 2011年,张远波回国加盟复旦大学。“不论走到哪儿,心都在中国。中国巨大的成就令人瞩目,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新沃土。” 在复旦的8年,张远波带领团队开辟并引领了二维黑磷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天上月圆,人间梦圆。中国如今处在科技强国的‘黄金机遇期’,希望更多的海外学子能学成归来,把家国团圆梦融入民族复兴梦,融入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张远波说。 (记者荆淮侨邓瑞璇张漫子吴振东)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