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又是一年冬季至,北方农民素有“猫冬”的习惯。贫困户们开始“猫冬”了吗?据了解,很多贫困户依然在忙碌着,他们养鸡喂鸭不闲着,腌酸菜包豆包,找到销路也能卖个好价钱。冰天雪地没能挡住贫困户过上好日子的渴望,他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未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猫冬”的贫困户也大有人在,传统的旧习在很多人身上延续,成为贫困户脱贫的绊脚石。怎样让贫困户的冬天忙起来?
贫困户首先应从“思想”上忙起来。我们常说,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贫困户的思想,是他们从内心深处激发出的摆脱贫困的动力,是内因。我省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奖者刘洪霞,四级肢体残疾,大她两岁的丈夫因车祸落下3级肢体残疾,两口子从负债致贫,到脱贫致富,自强奋进是她们人生的座右铭。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帮扶干部和社会各界帮扶,“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问题。因此,帮扶干部要注意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其过上好日子的意识和愿望,思想不“猫冬”,是摆脱贫困的第一步。
贫困户要从“行动”上忙起来。思想上有改变,行动上更要有落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还是那个刘洪霞,不仅心底燃烧着摆脱贫困的火焰,更是起早贪黑,种五味子,养母牛,在她眼里有干不完的活儿。就连乡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来到她家,两口子也没有叫苦。丈夫郑广才说:“我身体恢复的挺好,现在还能喂牛。”刘洪霞则说:“我现在就是右手残疾,家里的农活都能将就着干。”夫妻俩用行动趟出了一条脱贫之路。如果贫困户们都能向刘洪霞学习,自强不息,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贫困户的明天一定是艳阳天。
贫困户更要知道忙什么。北方冬季寒冷,户外劳动受到很多限制,这就要求各级帮扶干部结合每个贫困村、甚至每个贫困户的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发展适合本地区的扶贫产业,培养贫困户发展生产的基本技能,使贫困户的冬天忙起来。希望“冬忙”不仅为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