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姝杨满良 在大庆大同区大同镇,有一个村叫长发(民发)村的屯落。属地还有一个小屯落叫边外屯。这里居住的大都是来自辽西朝阳地区的叶柏寿、建平和平泉等地的辽西移民,即民间俗称的边外人。 至于为什么叫边外人,笔者认为这同关东塞外的柳条边有关。 据史料记载,300多年前,有一条宽、高均为一米,总长度达1300余公里的土堤横亘在关东塞外。整个土堤的外侧挖一道上口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壕沟与土堤并行。东段和西段将整个辽河平原包括在内,全长约1000余公里。土堤上每隔5尺插一根直径约4寸粗6尺高的柳条,各柳条用绳连结成篱笆状,称之为“插柳结绳”。此即为满清皇帝以其超人的智慧发明创造的“柳条边”——一条戒备森严的封禁界限(隔离墙)。柳条边是当时清政府,对东北实行的一项封禁政策。它首先从南起辽宁凤城南,东北经新宾折至开原北,再折向西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修筑的边墙。因修筑在先,俗称老边。又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从辽宁开原起,沿今梨树、伊通、长春、九台至舒兰市法特乡松花江边,又修筑了一条长达700里的柳条边墙,俗称新边。老边与新边,在辽宁、吉林两省形如一个大写的“人”字。横亘在东北大平原上。此“人”字形的撇捺交点位于辽宁省开原县北的威远堡。从威远堡向北至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作为“人”字的一竖(为北段);从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构成“人”字的一撇(为西段);由威远堡向东南至海边,构成“人”字的一捺(为东段)。 柳条边墙也叫边墙、柳条边或柳边。清杨宾《柳边纪略》载“古来边塞种榆,故曰‘榆塞’。今辽东插柳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篱,掘壕于其外,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插柳结绳,筑起一道内堤外壕,堤壕相依的边墙。如今柳林虽已不复存在,但田间堤壕痕迹随处清晰可见。这道东北鲜为人知的绿色长城,起伏于高山低谷之间。蜿蜒数千公里,如巨龙盘踞在关东大地,构成了一条柳条边墙,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踏访者日众。“柳条边”的发明专利权非皇太极莫属。因为“柳条边”始筑于1638年(皇太极崇德三年),完工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43年整个工程基本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所需劳力必然众多,那么如此众多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 此时的关内各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平均24人;而辽沈地区每平方公里仅为1~7人,吉林、黑龙江尚达不到此数。可以说整个东北地区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不可能为如此浩大的工程提供众多劳力。但清朝自有办法。那年月反抗清朝统治者日增。众多的劳力全是那些反清抗清及“逃人”等获罪被流徙到此的“犯人”,挖壕沟及修筑土堤等工程全由这些“犯人”承担。这些“犯人”,首先遣送到盛京(沈阳),然后去流放人犯的聚集地——开原附近的尚阳堡。仅康熙七年(1668年),尚阳堡就有因抗清反清流徙来此的犯人达3500余人,连同家属共5914人。 清政府这样不惜花重金和人力修筑柳条边,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系国家根本之地”。正如乾隆皇帝在《老边》诗中说:“征战纵图进,根本亦须防”。为了更有利地控制东北的交通要道,沿柳条边去向,共设置了168个边台和20个边门,即老边边门16座,新边边门4座。边门与古驿站很相似,设有满洲防御员一人,笔贴式一人,领催一人,满汉八旗兵20人。边门还建有门楼,以青砖红松木料、石料及灰色鱼鳞瓦构筑而成。门楼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高6米。房子的东西两端及房檐四角均饰有兽形建筑鸱吻(殿脊的兽头之形)。门洞宽、高各2米,门洞过木上方正中悬书,立挂匾额,匾额的右上方小字写的是××将军所属。门楼的山墙与柳条边土堤相接,土堤很高,边壕很深,常存积水。边壕与门洞间架榆木板桥一座,中间是过道门洞仅可容大车一辆。防御衙门的牌子上写着:“衙门重,国课攸关,有敢故违,定行究办”。当时经过边门的马车,都要纳税,出边门的纳二百文,进边门的纳四百文,从船厂(吉林市)来的纳钱更多。死了人出葬经过边门也要纳钱。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为了解决反击外来侵略者,使关东的粮饷北运,曾派人测量混同江(即松花江)与辽河间的水道,并设立四处仓屯。 清朝政府对柳边的壮举十分得意,但无论如何,这种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北地区的深入开发,致使边疆空虚,从而为以后的朝鲜半岛人大量越垦提供了可乘之机,严禁也颇有得不偿失之效。综上所述,可知人们昔日所称关外人与后来的边外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长城以北的为关外人,而居住柳条边北部附近的人才是边外人。昔日辽西边外人居住的地区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且不说这里一年四季干旱少雨,来自内蒙古高原的西南和西北大风更使这一带的农作物如雪上加霜,一些当地人把这里的大风形容为一年刮两次,一次六个月。后来有人把这儿的地理形容为“有山没树,有地没土,有河没水”。甚至几位来这里下乡的知识青年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大山是院墙,一日半太阳。出门步步踩石头,兔子和狼走路都挂掌。”柳条边墙的建立,边外与边内人失去了经济联系后,这里人民生活更加苦不堪言,于是便纷纷举家北迁。 据说从边外来老大同最早的逃荒人叫张玲阁,紧接着一些较大的边外家族:卢、吕、薛、聂、梁和胥等家族都接踵而至。他们以长发屯为据点,人员越聚越多,屯落的地盘也是年年都有新扩展,人们叫起来嘴顺就将屯落起名为长发,意思是年年都有新发展,谓之长发。由于屯落越来越大,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后来一位姓张的边外人便在距离长发不远的地方又新立一个新屯落,起名叫边外屯。这就是长发和边外屯的由来。转瞬一百多年过去了,老边外人原有的生活习俗已经与本地人融合而改变,但这里不少边外人说话还带有辽西的土音。如把儿子叫俺子,拐弯儿叫拐弯等。 乡间地界隔离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