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彤 年初,黑龙江北秀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秀苇,再次引爆了她的朋友圈。 2018年底,企业在五常的蒲公英种植基地,被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颁发审定为“优质道地药材(蒲公英)种植示范基地”,这是企业继2014年获得该专委会授牌的“优质道地药材(刺五加)种植示范基地”后,又一次拿到一个“国内最正宗”的道地药材称号。黑龙江北秀健康产业是目前我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再次将“金字招牌”揽入怀中,业界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刮目相看,同时对“龙药”这个产自龙江青山绿水的道地药材也有了新的认识。 “让龙江道地药材业界扬名,就如同让产业站到快速发展的跑道上,通过我省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全国最正宗的刺五加、蒲公英也一定能和千亿产值的阿胶、三七比肩。”在业内因执着出了名的何秀苇,作为我省蒲公英和刺五加中药材产业的代表,话语间尽显“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 成色:大自然赐予的绿水青山,十年坚守,换回业界“金色”品牌 能够获得“道地”称谓,首先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据专家介绍,我省蒲公英和刺五加能够为业界认可,成为与宁夏枸杞、文山三七、东阿阿胶、吉林人参等齐名的道地药材,可谓天赐。 据史料记载,并经过近年来国内业内专家试验数据认定,我省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蒲公英和刺五加生长,在功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超过其他地方。其中我省北部弱碱性土壤地带蒲公英品质尤为突出。而省内张广才岭、完达山脉、小兴安岭等浅山、林缘区域所产的刺五加品质最好,是难得的道地药材。 经研究测定,蒲公英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而刺五加具有类似人参“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够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补肾强腰、强筋壮骨。“我省广袤的山地、平原也为蒲公英、刺五加提供了资源宝库。”何秀苇说,正是看中龙江漫山遍野的宝贵资源,才让她咬定蒲公英、刺五加这两个“宝贝”十年坚守。 北秀健康产业在创立之初,就用近乎挑剔的姿态,投入到种植基地的挑选上。经过漫长的过程,他们把基地选在了生态资源优越、地理和气候条件资源独特的五常市二河乡新庄村。经专家论证,这里东南部半山区林地尤其适合道地药材刺五加的种植最佳生境要求,而西北部平原地带土质肥沃,其各方面的优越环境条件更适合天然药用植物蒲公英的有机种植。 “要取得科学、令人信服的数据,就要有高水准的科研支撑。”为此他们与省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进行联合科研开发。经过十年实践探索、反复研究、检测试验,提炼总结出刺五加、蒲公英道地药材的最佳生境条件,并起草上报了北秀山刺五加道地药材的行业标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这期间,公司先后投资筹建了刺五加资源保护及野生种源基地、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科研及培训实验基地、规范化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健康产业链和综合性产业化发展格局。 企业十年坚守,为龙江拼回了两个国家级道地药材金字招牌,让我省的蒲公英、刺五加闻名业界,也为龙江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令人期许的平台。 绿色:保证道地药材资源的科学开发,留住绿水青山,是让“龙药”品牌世代传承的根本 据了解,黑龙江野生刺五加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刺五加因保健效果优良而被广泛开发利用,尤其随着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刺五加的需求急剧增长,药用市场对刺五加根、茎、叶、果实的需求有增无减,致使刺五加野生资源消耗与日俱增,种群数量日趋下降。《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中,刺五加被列渐危植物;《野生药材资料保护管理条例》中,刺五加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物种。 业内许多有识之士也道出了他们的忧虑:现有的刺五加野生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如果不能有效科学管理,将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开发利用需求。专家介绍,理论上刺五加茎的生长成熟期是2~3年,实际上刺五加茎5年生长周期才能达到入药标准。直接“挖根取茎”的生产加工模式,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怎样科学开发刺五加资源?致力于刺五加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北秀健康产业团队,联合我省中医药大学以王喜军教授为主要代表的院校高水平科研团队,以及我省资深专家张建平教授为代表的多名省内专家学者,对刺五加叶的开发利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得出被业界认可的权威结论:刺五加叶的多种活性成分等同于或多于根茎,刺五加叶的开发利用价值大。 这对我省刺五加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大的科技支撑。 龙江的青山绿水,孕育了国家级道地品牌,怎样让龙江的刺五加、蒲公英始终保持业界上品地位?绿色种植、采摘、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几年间,企业高投入进行了全链条流程再造,已经把现有的用蒲公英、刺五加作原料,严格按照制茶工艺生产的茶产品,全流程实现了有机、绿色。 畅想:资源得天独厚,金字道地品牌搭平台,产业腾飞梦想并不遥远 细数和我省刺五加、蒲公英“齐名”的几个道地药材品牌,如文山三七、东阿阿胶等产业规模,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也为我省业界有识之士增添了无限的信心。 据了解,被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颁发审定的部分“优质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已经依托这个“国家级”的道地品牌,把产业做成了“天文数字”。其中,文山三七、东阿阿胶产业均步入千亿行列,其他的如吉林人参、宁夏枸杞等,也都属于“百亿战队”。 “这些品牌把产业做大的共同之处,就是充分发挥品牌的功效让单品腾飞,进而围绕这个品牌进行全产业链的布局。”张建平教授介绍,正是这样的思维,才创造出了“东阿千亿小镇”的业界传奇。而云南省依托文山三七品牌,举全省之力进行的“三七产业战略”,也已经让品牌步入千亿量级。 怎样让天赐龙江的宝贵资源变成金山银山,需要业界共同思考和参与。可喜的是,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中医药管理局也正在进行产业摸底、规划、布局。同时作为两个金字招牌的创造者,黑龙江北秀健康产业的刺五加茶产品,已经被国家正式批准为“保健食品”,拥有了进入市场搏击的“蓝帽子”资质。这些,让我们有理由对“龙药”产业腾飞有所畅想。 “当外地人谈起黑龙江,像熟悉雪乡和五常大米那样,提到刺五加和蒲公英,那就是我们业内人士最自豪的时刻。”何秀苇对这一天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