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邢汉夫 无需挖隧道、不用铺钢轨、只要靠识别标线就可以正常行驶……近日,由国内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产品——智轨电车在哈尔滨市经过一个多月的低温性能测试、场地试跑后,22日起在哈尔滨新区世茂大道沿线试跑,22日、23日两天为空车试跑,24日开始载客试跑,持续到3月初结束。 据悉,智轨电车具有运送能力强、低碳环保及快速等特点,可有效缓解道路拥堵、降低环境污染,方便市民出行。 日前,记者在哈尔滨新区智谷二街智轨电车试验场看到,智轨电车外形与日常所见地铁列车并无太大区别,列车长度约30米,其车底不见轨道,由两条画在地面上的白色虚线取代。没有轨道的列车怎么在马路上行驶?负责该车辆研发的中车株洲所城市发展事业部经理汤学清告诉记者,智轨电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只不过采用了“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电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最高速度达每小时70公里。 智轨电车虽然长达30米,但十分灵活。“该车采用了多轴转向系统等设计方式,智能对虚拟轨迹进行跟踪控制。使整台电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且比普通公交车辆的通道宽度更小,这就解决了超长车身带来的转弯难题。智轨电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省去了掉头的麻烦。”汤学清说,智轨电车可以填补城市中运量公交系统的空白,三节编组最大载客人数可达300人,这个运客量比常规公交车大、比地铁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传统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智轨电车具有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运营灵活等独特优势。“我国地铁造价目前约为每公里5亿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为每公里1.5亿元。而智轨电车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整体线路的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五分之一。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智轨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汤学清告诉记者。 智轨电车在冰雪路面进行低温性能测试。 本报记者邢汉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