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一楼大厅。
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第四展厅。
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第二展厅。
□文/摄本报记者樊金钢李健 走进哈尔滨青年宫圆厅,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十一个金灿灿的毛体大字: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这是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和半年多的施工建设精心打造的。2018年12月7日,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正式揭幕,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力求打造全市爱国主义教育阵地、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展示阵地、青少年党团队活动阵地。自纪念馆开放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近3000人次。 这是一段 铭刻初心的青春奋斗史 哈尔滨共青团组织已经走过了96年光辉历程。“面对这样一段悠久厚重的历史,我们一直在思考,广大团干部学习的够不够?广大团员青年有没有了解?我们认为,只有把青年运动史呈现得鲜活了、立体了,广大团干部才能有直观认识,广大团员青年才能愿意看、愿意学、听得进、记得住,思想引领才能收到实效。”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书记李晗龙对于为何要建立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一语中的。 哈尔滨青年运动有着光辉的历史。1923年3月,中共北京地委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开辟党团工作。1923年7月,黑龙江地区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哈尔滨团支部成立。多年来,哈尔滨共青团带领全市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踏着时代节拍,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昂扬的精神奏响了青春强音,以非凡的业绩绘就了青春画卷,哈尔滨青年和共青团把光荣永远镌刻在城市发展史册中。“建成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就是要把哈尔滨青年运动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全景式地展现出来,生动地传达哈尔滨青年运动所蕴含的爱党爱国情怀,切实提升哈尔滨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对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李晗龙对记者说,同时,这也是哈尔滨共青团的一次庄严宣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青春篇章。 这是一个紧跟党走的鲜活样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地方,在青年运动方面有很多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有许多历史阶段和历史内容是哈尔滨青年运动独有的。“有了厚重的历史背景,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纪念馆时,既要有时间跨度,讲好96年哈尔滨青年运动的历史全貌;又要有特殊印记,突出哈尔滨青年运动的自身特点。”李晗龙告诉记者。 整体设计上,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设置了五个展厅,以早期青年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共和国建设的探索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为主题线索,按时间先后推进,通过近百年来哈尔滨青年运动史上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图片、相关文字资料及历史实物,突出反映各个时期哈尔滨青年运动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 在细节设计上,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纪念馆对特殊的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进行了重点展示,很好地突出了哈尔滨青年运动的三个亮点。亮点一:完整体现了哈尔滨青年组织的不同存在形态。1923年以来,哈尔滨青年组织经历了多种存在形态,为青年运动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仅在哈尔滨解放后,就先后经历了哈尔滨民主青年联盟、东北民主青年联盟、哈尔滨毛泽东青年团、哈尔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等多种组织形态。其中最具特点的是,经历了以领袖命名的青年团时期——哈尔滨毛泽东青年团,这是哈尔滨青年运动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笔。在纪念馆建设中,特意收集了当年哈尔滨解放后最早的毛泽东青年团团章,这是对这段特殊历史的最好佐证。 亮点二:突出再现了哈尔滨青年运动的重大事件。1955年9月27日,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向哈尔滨市委提出了《关于组织“哈尔滨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请示报告》,成立了哈尔滨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筹委会。10月13日,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市青联召开常委联席会议,批准了梅树生等5名青年提出的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要求。10月30日,第一批先遣队共104人,在梅树生等青年带领下,在我省四大荒原之一的萝北县凤鸣山下安家落户,其余420人相继分两批到达,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拓荒者。为了纪念这段独特的历史,在展馆的第三展厅,开辟了“哈尔滨市青年垦荒队”板块,用实物照片多种形式,记录了垦荒队员在荒原工作、生活、学习的整个历程,并重点突出了垦荒队发起人梅树生、李兆麟将军之女李石参加垦荒队的工作场景。 亮点三:系统整理了团的重要会议历史资料。在展馆建设过程中,不仅对哈尔滨青年运动的各个历史阶段进行了收集整理,还对全团重要会议和活动的留存资料进行了细致梳理。比如,专门收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哈尔滨青年典型全玉萍参加团中央十大时的所有珍贵文件和实物资料,其中既有大会发放的文件、笔记本、便签纸,甚至也有当年物资匮乏时特有的登机证、车票和大会代表专用购物卡。通过一个小小的展柜,用实物展现了团中央十大盛会一角,也为当代团员青年了解历史提供了有温度的实物参考。 这是一次回归本源的深刻总结 据李晗龙介绍,通过对哈尔滨青年运动史的总结,得到三点启示:启示一:政治性永远是共青团的第一位属性。纵观哈尔滨青年运动史,大量事实都雄辩证明,共青团组织一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市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三反”“五反”运动等,经受住了磨炼与考验,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团的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生产劳动一线,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哈尔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涌现出的吴桂兰、魏淑琴等先进青年典型都曾被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启示我们: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只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主动作为,才能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启示二:共青团事业是在继承中实现发展的。现在开展工作的方式和载体,虽然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地在更新和进步,但其核心是一以贯之的,其宝贵经验都来自于历史积累。比如,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尔滨就组建了青年突击队、防汛突击队、五好团组织等团的各类组织工作队伍,并在当时开展了青年统战工作。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不忘初心、不换频道,让团的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时代检验。 启示三:把握住青年就把握住了共青团发展的根脉。哈尔滨青年运动的发展,是由广大青年矢志推动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青年典型的身上,都可以看到青年人特有的朝气蓬勃和质朴阳光。比如,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队长杨华来到黑龙江后,曾立志:“永远不依靠国家、永远自愿留在垦荒地不回来。”30多年来,他在北大荒原野上划开了第一犁,书写了北大荒青年志愿垦荒史的第一行文字,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国青年胸怀大志,为了祖国和人民需要,勇于向困难开战、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成为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的青年楷模。这启示我们:团的一切工作,只有始终以青年为主体,解决好代表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才能赢得青年的信任,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