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彤 刚刚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提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也给卫生健康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即新时期怎样谋划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路径,不断推进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在目前的形势下,怎样以创新为载体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怎样让中西医能够优势互补、统筹发展,共同促进健康龙江建设?怎样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让每个龙江百姓在各级医疗机构都能享受到更好的中医药服务?近日,记者采访了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魏新刚。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孕育形成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医学思想和理论。”魏新刚介绍说,让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是卫生健康管理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魏新刚介绍,从行业管理者的角度讲,首先就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中西医并重”是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中医药和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保障人民健康需要的根本要求。要推进二者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统筹发展、协同创新。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县以上各级政府都要至少举办一所中医医院,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都要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力争2020年实现全覆盖。在医疗服务模式上,推动中西医临床协作培育,营造中西医深度融合氛围,把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和现代医学强调的个性化诊疗结合起来,建立长效可持续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在人才培养上,保证中医药和西医院校的设置布局、招生规模基本协调,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发挥各自优势,支持非中医类别医师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大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同时,坚持传承、创新并重,推动现代中医药发展。加快推进国家中医区域中心建设,发挥我省中医服务区域龙头作用,突出做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推动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确保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确立龙江中医肾病、血液病、皮肤病、妇科病、康复和针灸诊疗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二是推动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进一步扩大治未病服务范围,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推动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突出重视中医药标准制定,加快促进“食药物质”“中药产业”发展,积极促进与养老、旅游、食品、健身休闲融合,努力催生中医药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制度引导让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魏新刚介绍,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要全面落实《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将工作任务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纳入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编制规划中,纳入健康龙江2030行动实施中。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推进我省社会办中医,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流程、营造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构建多元办医格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类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和诊所。二是深化中医药医改。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中医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和能体现中医药服务特点的价格制度,激发中医医疗机构发展活力。三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形成全社会“懂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