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宇清见习记者梁英爽 28日下午,在中国农技协(黑龙江)合作交流峰会上,嘉宾以“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对话,对话中既有对如何让国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的思考,又有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建议,整场对话不断闪现着智慧火花的碰撞。 参加对话的5位嘉宾都与“农”有缘,他们是一直参与全省农村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重要政策文件起草的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乔延春、致力于食品安全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常年奔波在基层的省农科院原农艺师和总农经师矫江、从事大豆与粮油食品领域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30余年的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院长石彦国、带领农民智慧耕耘的全国种粮标兵孙斌。 谈起黑龙江的粮食为中国饭碗所做的贡献,嘉宾们的话语中满是赞叹。乔延春说,黑龙江用了全球1%的耕地,生产出了全球3%的粮食,粮食的生产总量超过法国,在全球可以排到第八位。黑龙江为全国每一个人每年可以提供100斤原粮,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压舱石”。矫江说,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每年我们会有70%的粮食被运送出省。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黑龙江的优势,如何将自然优势变成金字招牌?郑风田说,黑龙江种粮有三大优势:一是有广袤的黑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二是农产品已在全国树立了品牌效应,比如我们的大米;三是由于气候等原因我们单位面积使用的农药要低很多。郑风田接着说,我们如何把优势转化为效益呢?我们的邻居日本有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日本有的大米,包装袋会特别注明:“栽培期间未用化肥和农药”,这样的大米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价格也卖得很高。让化肥农药实现负增长,黑龙江完全可以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做好了这一点,我们也完全可以把“北大仓”变成“金大仓”! 农业需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是大家的共识。石彦国说,粮食终究是要转化成食品才能有价值,食品工业是农业的延伸,是农业增收增效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农民在种粮时可以生产针对不同食品工业需求的原材料,而且对于工业生产来说,这种原材料要保持质量的一致性并且量要足。我们现存的农业散户是无法生产这种原材料的。孙斌对此很有体会,他手里的8000亩地就是联合众多小规模农户而组成的大地块,这是实现增产增收的最佳办法。过去一家一户搞病虫害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用飞机喷药,减少了农药用量,防虫效果还好。 在这场对话中,如何让农民增收是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矫江一针见血地说,我们的农民半年生产半年闲,农民不能只搞种植和养殖,应在农业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发展小微企业。“老干妈”风味食品就是很好的例子,它把小辣椒做成了大产业,年产值近50亿元。乔延春说,种粮到底能不能致富?我想这答案是肯定的,坐在我们身边的孙斌就是典型的案例。怎样保证种粮农民致富,我想应该从以下四点入手:一是要保持粮食的市场粮价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既让消费者能够接受,又要让农民获得效益。二是我们要不断地对种粮农民加大扶持力度,这个也是在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第三就是要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促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民。第四是在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上下功夫。我们的耕地是有限的,怎么提高它的产出效益,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事情。 “让中国饭碗装更多龙江优质粮!”对话结束时,嘉宾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