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肖力力高玮)2019年5月,宝山农场获评第十九届省级文明单位,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淬炼了“宝山一家亲”品牌实力,凝聚了全场干部的不懈努力,也回应了职工的殷切期盼。
凝聚民心共树和谐新风
认同感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宝山农场党委采取了民主公推公选方式,全场征集品牌58个,经47名群众代表民主打分,党委多次论证,确定“宝山一家亲”品牌,为品牌的广泛传播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农场将“宝山一家亲”品牌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农场13个党支部围绕和谐共建、和睦相处、和兴互创、和煦同享的“与人和善、与己和善、与家和善、与邻和善、与业和善、与人文环境和善”的宝山特色和文化为基础,在各居民委、各楼道开展“一小区一主题品牌,一楼道一特色”的党建文化创建活动,建起20个特色文化楼道;在社区、文体中心等公共建筑外墙打造3000余平方米特色主题的文化墙,成为教育居民的“露天课堂”。依托“春露志愿者服务社”,将社区服务细微化,志愿服务平台直接联结全场6000多居民,做到群众有需求马上就办。
融入实践共建精神家园
宝山农场围绕“宝山一家亲”开展好一家种菜百家吃、一家有困百家帮等活动。
创建“一家种菜百家吃”的联亲菜园,实现全民共建共管的目标;136名党员通过入户走访、深入基层一线“了民情、听民声”,开展“一家有困百家帮”活动,与全场63户贫困户结成“亲情帮扶”对子。
融入发展激发干事热情
农场党委借助“宝山一家亲”品牌,打造相亲相助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农场党委依托地域和资源优势,为种植户谋划“金点子”、创办产业。66名党员干部与弱势群众结成“联亲”对子,解决资金200多万元。通过“走出去”签订种植订单发展大棚二次种植;为种植户提供优惠政策开办小型大米加工厂;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建成“宝山一家亲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带动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现已拥有电商80多家,实现销售120多万元。
农场大力实施青年增收成才行动,带动青年增收致富。依托“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建立共青团示范基地2个,协助其他部门开展劳务输出350余人,培训农场青年120余人次。50多名职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全场“脱贫攻坚”实现质的突破,调节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建成帮扶基地5个,助力150多户低收入家庭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