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天外飞来的殒石——“白马石”。 本报记者荆天旭摄
□本报记者赵宇清付宇 一路穿过茂密的林海,越过一望无际的农田,81年后的我们与81年前的抗联将士奔赴同一个目的地——“白马石”。 一块石,一个地标,它是东北抗联秘密联络站,也是西征途中的会师地 “白马石”位于绥棱县四海店镇,传说是天外飞来的殒石。经年风雨侵袭,中部断裂,裂缝笔直。其石状似一匹卧着的白马,故得名“白马石”。这块石因其特别,而成为当时的“路标”。 1936年,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妄图一举消灭东北抗联。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北满抗联部队实施了战略转移,开始西征。1936年9月,抗联第三军六师师长张光迪率部队从汤原出发西征到达绥棱后,将“白马石”作为抗联交通员联络点。 1938年6月,北满抗联部队为跳出日伪当局在三江地区布置的包围圈,开辟新游击区域,又展开大规模的西征,向绥棱、海伦挺进。首批西征部队从依兰出发,指挥员为第九军政治部主任魏长魁、第三军政保师师长常有钧和第九军二师师长郭铁坚,这支队伍于同年9月到达“白马石”。途中魏长魁英勇牺牲。 第二批西征部队分两支队伍进行。一支队伍由抗联第六军军部教导队一部、六军二师十一团组成,指挥员为六军参谋长冯治纲和第二师师长张传福。1938年8月,这支队伍从老等山出发,历经一个多月到达“白马石”,途中张传福牺牲。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另一支队伍由三军三师、六军三师八团等组成,指挥员为第三军政治部主任金策、第六军三师师长王明贵、第三军三师政治部主任侯启刚。这支队伍出发时就遭遇了大规模来袭的敌人,每个战士仅带了4穗玉米出发,这支队伍后来也于10月到达“白马石”。 1938年11月,李兆麟率领的六军教导团和十一军一师师长李景荫、政治部主任于天放率领的部队在富锦集结,为第三批西征部队。这支队伍在极寒天气中艰难行进了一个多月,于12月底到达“白马石”。 “白马石”不仅是西征队伍会师地,也是召开临时会议的重要场所,设有秘密活动据点和交通站。1939年初,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常委金策在这里主持召开成立西北临时指挥部筹备会。 一块石,铭刻历史,也留存着抗联路上刻骨的记忆 “白马石”前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的字是黑龙江原省长陈雷的墨宝。石碑的一面写着“白马石”3个大字,另一面是陈雷创作的歌词《张家湾》。歌词写道:“洪水涨,浪涛翻,多少战士牺牲在河滩”。绥棱县委党校教师姜楠楠告诉记者,陈雷当年也参加了西征,他所在的队伍行进到张家湾河的时候,正遇河水暴涨,战士们体力不支,有100多名抗联战士牺牲,非常惨烈。这首歌描写的就是那时的情形。 西征途中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到了冬天,大雪深至膝盖,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据姜楠楠介绍,许多战士到达“白马石”时,因长途行军,穿行于林海,棉衣早被树枝刮破,难以御寒;有许多将士的耳朵和手脚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甚至都无法伸出手来与会师的同志握手。西征路上忍饥挨饿是一种常态,李兆麟将军就曾经连续数日没有吃过粮食。郭铁坚所率的60多名战士,曾经断粮20多天,靠树皮野菜充饥,许多战士饿昏病倒,幸好在绥棱东部栾家烧锅屯,遇到抗日群众张大嫂,她将自家的两垧玉米全部送给战士,部队才得以脱离险境。尽管困难多得无法想象,抗联队伍仍然完成了西征,保存了骨干力量,开辟了新的抗日游击区。 一块石,见证初心,也指引方向,它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姜楠楠曾经无数次站在“白马石”前为不同的团体讲解西征这段历史。她说:“西征是东北抗联史上非常悲壮的一幕,西征的壮举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最好体现。我们现在讲的‘不忘初心’,这4个字的分量特别重,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和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传承下来的初心。” “白马石”所在的绥棱县四海店镇拥有多处抗联遗址,据四海店镇党委书记田刚介绍,这里初步发现郭炮营、八道林子、四平山、大青观后方基地等抗联遗址29处,抗联第三路军后方基地建立、黑嫩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创建等重要史事都发生在四海店区域内。为了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镇委镇政府从2017年开始打造红色抗联小镇,组织编写了《四海店抗日斗争史》,为研究和推介四海店抗联史提供了丰厚详实的史料基础;以四海店抗联史事为原型,以北满抗联西征为主线,创作了绥棱县首个大型红色舞台剧《四海魂》;召开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西征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创小镇办会之先;启动了“东北抗日联军北满部队西征纪念馆”建设;镇里还同步规划设计了北满抗联西征会师纪念碑、抗联会师广场,打造抗联主题文化园;围绕29处抗联遗址遗迹,由点到线规划了远中近3条抗联路线,初步形成了具有教育意义和游览功能的“抗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