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奔赴炮火纷飞的战场,参加过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多次立功授勋;曾经是中国第一位跳伞女兵,后来投身军队科研,刷新一项项世界空降兵史纪录;凭借祖传精湛医术,为无数患病将军、士兵和百姓解除病痛;家徒四壁,却将1000万元毕生积蓄捐献给家乡木兰县…… 马旭,一位86岁的老人,毕生以至高无上的家国情怀书写着撼人心魄的人生传奇。 马旭1933年3月出生于我省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1947年刚刚14岁时就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1948年著名的辽沈战役打响,她背着红十字药箱奔赴在辽沈战场上。曾光荣负伤并立功,被授予“解放勋章”。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马旭在上甘岭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先后被授予保卫和平纪念章和三等功勋章。 回国后,她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1956年以全优的成绩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此时,负责跳伞训练卫勤保障的军医马旭刚结婚不久,她为了能成为一名伞兵,毅然做了绝育手术。几年之后,马旭被批准为“试风跳”小组成员。从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开始,这一跳马旭就从青年、中年一直跳到老年。在新中国空降兵里,她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位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前,马旭被我国有关部门评为中华文明史上“妇女第一人”。 在跳伞部队时,马旭发现总有伞兵因为落地不稳而脚踝受伤。1983年4月,马旭与从事军医工作的丈夫颜学庸共同研制出的“充气护踝”,填补了我国空降兵这方面的空白。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个专利。其实,充气护踝只是她们夫妇许多发明中的一项。即使年过六旬,已经离休了的马旭又获得了“单兵高原供氧背心”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她和她的丈夫又在世界空降史上创下了一项新纪录。 马旭少小离家,戎马一生,热爱家乡之情始终如一,到了晚年更是思乡心切。去年国庆节前夕,已是耄耋之年的马旭将她毕生的积蓄1000万元捐给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政府,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说,只要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就会更充满希望。老人的这一善举感动了整个木兰小城,崇高的家国情怀,令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