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殖户家的大雁和白鹅已经成了一家人。

大雁养殖让光复村找到了脱贫好门路。
□文/摄本报记者刘心杨
幽深的林地、宽敞的水面,依托着独特的自然禀赋,拜泉县新生乡光复村在省直机关工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走出了一条发展“雁”经济的脱贫道路。
脱贫离不开产业带动,大雁养殖投资成本小、见效周期短、门槛低且具有可持续性等特点。2018年,第一只大雁“飞”进光复村,到如今成为覆盖全村所有贫困群众的“立村”产业,其中的艰辛只有光复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博韬最清楚。
为了发展大雁产业,张博韬先是邀请农科院的专家到实地查看,确保了项目的可行性。才在省内寻得500只雁雏,并让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曲立进行“集中代养”。在养殖过程中,多方奔走联系技术指导,让养殖户坚定信心,从雁雏的饲养、疫苗接种、如何圈养和放养大雁,到养雁场地的配套设施,提供了全程跟踪服务。
如今光复村的大雁还与拜泉县的“电商供销”平台及“小康龙江”销售平台进行合作销售,让光复村大雁飞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