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将军赵尚志”展厅。 本报记者蒋国红摄
□本报记者徐佳倩陆少平 赵一曼、赵尚志,这两位抗联英雄的名字在尚志市已经融入到每一条道路,每一片树叶,每一缕清风,融入到阳光照耀的每一个角落。 一曼路、一曼小学、一曼中学……这里,随处可见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的痕迹,随处可以听到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以抗日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尚志市就是原来的珠河县,这一片热土是战火纷飞年代里抗联部队的重要活动地,是抗日英雄赵尚志、赵一曼战斗过的地方,却也是赵一曼的牺牲地。 尚志市北环街176号是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所在地,这是为了纪念赵尚志和在珠河县牺牲的赵一曼而修建的。 7月10日上午,“重走抗联路”第一小分队走进尚志碑林,经过园内的赵尚志、赵一曼半身像,穿过逾500块静静伫立的抗联碑刻群,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彭真同志题写的“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几个大字在夏天的烈日下闪闪发光。 纪念馆展出内容共分五大板块,《九一八战争民众自发抵抗》《创建珠河抗日根据地——红地盘》《传奇将军赵尚志》《巾帼英雄赵一曼》《抗联精神薪火相传》。 站在“传奇将军赵尚志”展厅内,馆长曹晓红告诉记者,在众多抗日将领中,赵尚志三进监狱、两次被开除党籍,但革命理想始终不动摇,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代表人物之一。珠河县是抗日联军第三军的发祥地,而赵尚志就是第三军的创建人。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这是1934年五常堡战斗后在当时日军中流传的一句话,它反衬了赵尚志的赫赫威名。“赵尚志刚开始组建珠河抗日游击队时只有13名战士,11条枪。”曹晓红说道。这支部队经哈东支队、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不断发展壮大,到东北抗联第三军时达到6000多人。第三军在赵尚志的率领下,活跃在松花江两岸,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的半年多时间里就展开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千余人,有力地配合全国抗战,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热情。 介绍到这里,曹晓红还提到关于赵尚志的一件轶事。“那个年代穷是穷,肯定不缺一盆洗脸水。但是赵尚志曾因工作繁忙有一两个月不洗脸。人们问他为什么不洗脸,他回答‘国土沦丧,脸上无光,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还有脸吗?’”可见赵尚志抗日的志气和决心。 “可是在英雄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了一张照片。”顺着曹晓红手指的方向看去,众人不禁感叹惋惜。就是这么一个身材瘦小、目光坚定的人领导着抗联第三军奋勇抗敌。1942年2月,率队攻袭梧桐河伪警察局驻所时,混入队伍中的敌军特务在行进途中向其开枪,赵尚志将特务击毙,终因腹部中弹,英勇就义,时年34岁。 在“巾帼英雄赵一曼”展厅,小分队成员看到了赵一曼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烈士的话语静静地凝固在展板上,虽然简短,但现在读来仍感到情深义重。 曹晓红介绍:“赵一曼的家庭条件在当时非常好,她之所以能够毅然决然走上艰苦的抗日战场,就是凭借一腔爱国热血和一副忠肝义胆。” 1935年,赵一曼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对她进行严刑审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前,就是现在尚志市一曼中学体育馆处,英勇就义。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牺牲时年仅31岁。”听到这里,第一小分队的队员们不禁泪眼模糊…… 采访结束走出纪念馆时正当晌午,火热的日头照在赵尚志和赵一曼的纪念碑上,没有倒影,静寂,肃穆。纪念碑上书写着两位英烈的名字,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生平事迹,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迎接雨露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