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莹 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大学副教授……谢坤是东北石油大学优秀年轻教师,本硕博皆就读于东北石油大学,学习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今年,谢坤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提高油气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原油最初存在于地下岩石中,需要通过不同开采方式将其采出,但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仍有大量原油无法采出,我的研究就是致力于研发化学采油剂及相关技术,将地下岩石中难以高效开采的原油采出。”谢坤说。 “2012年,我刚开始接触科研,导师提出希望我进行抗盐聚合物油田储层适应性研究,因为当时国内外关于抗盐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化基本性质和常规驱油效果领域,在结合储层真实物性开展适应性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空白。”于是,在可参考资料不多的情况下,谢坤开始了长达7年的研究工作,他曾多次前往大庆、大港、胜利、渤海和吐哈油田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抓住一切机会和现场人员交流。每天起早贪黑,累积阅读专著数十部,查阅文献数千篇,开展岩心物性检测、流动性实验和驱油实验上千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谢坤凭着努力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其关于抗盐聚合物油田储层适应性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宽,成果也不断被发表,从最初的国内核心期刊《油田化学》到国内权威石油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再到石油领域国际顶级石油期刊《SPE Journal》,研究成果也逐渐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2017年,谢坤凭借自己在抗盐聚合物储层适应性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专家的一致认可,成为2017年度尼克·凡·万让纪念奖学金全球唯一获奖者,是该奖项设立十余年来的全国首位高校获奖者。2019年,谢坤入选了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和“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 目前,谢坤主要参与国家、省部和油田科研项目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7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并担任多个SCI期刊审稿人。成绩越多,责任越大,谢坤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龙江,立足高含水油田实际矿场开发需求,坚守自己一直从事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方向,助力东北石油大学建设高水平能源大学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争取提出一套综合改善高含水油田开发效果的驱油新理论,为大庆油田稳产和龙江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