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谢文艳记者蒙辉)23日,大庆石化乙烯日产量达到3500吨以上。据了解,从年初至12月7日,大庆石化乙烯年产量达到120万吨,这是大乙烯装置建成以来首次实现达产。标志着大庆石化全面进入百万吨大乙烯时代。 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可带动塑料加工、石油树脂、医药制剂等十余条下游产品链,是所有炼化产业中对下游拉动效应最高的产业。 2012年10月,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顺利投产,宣告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工业化获得成功。“大乙烯”投产后,大庆石化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大胆进行管理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在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相对优势,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和乙烯能耗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多年来稳居中国石油企业前列,乙烯产量连续5年突破百万吨关口。 今年以来,在化工市场毛利空间持续收窄、创效任务艰巨的背景下,大庆石化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按最佳效益路线组织生产,同时强化生产受控和精细管理,3套乙烯装置保持大负荷稳定运行,主要业绩指标持续向好。10月11日9时,大庆石化乙烯产量突破100万吨,将2017年316天“破百”的纪录刷新至284天,生产周期达到历史最短,实现了大乙烯装置满负荷运行。 为有效应对冬季生产困难期和年末创效关键期,大庆石化把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作为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有利法宝,全员树立安全“红线意识”,精心操作、严格监管,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不断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破解“卡脖”难题,不断夯实安全环保根基,确保装置高效运行,实现优质稳产。 装置长周期运行,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释放大乙烯生产能力的保障。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瞄准优化生产、降本增效,从核心设备入手,持续加强关键设备专项特护,做好生产组织、运行管理、设备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为安全平稳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此前,1号裂解炉受稀释蒸汽流量限制,原料负荷低,结焦速度快,无法保证长周期运行。为此,乙烯车间成立项目攻关小组,对四组稀释蒸汽调节阀进行扩孔改造,裂解炉负荷由原来最高12.5吨/小时提至13.4吨/小时,特护组随时可根据各项指标变化适当调节稀释比,精准控制炉管结焦速度,保证了1号裂解炉长周期运行。 塑料厂高压(一)装置至今建成投产已有33年,设备老化严重,制约装置长周期生产的瓶颈因素较多。为促进老装置焕发新活力,高压联合车间整理了历年装置长周期运转大事件,科学合理地挖掘和运用过往的数据,量化形成装置长周期工作重点;针对制约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问题,生产科室及高压联合车间联合三修车间进行攻关,深挖问题根源,从技术、管理、沟通交流、指令执行等各方面研究解决措施,先后解决了反应超温分解、氧压机C-316故障率较高、冷三阀门振动大及差动线圈易损坏等59项技术难题,为装置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工二厂强化严细管理和生产受控,积极实施挖潜增效方案和生产优化措施,加大各项指标考核力度,各装置均实现长周期运行。截至12月10日,化工二厂共计生产丁辛醇16.95万吨、丙烯腈8.0万吨、丙酮氰醇2.8万吨、硫酸铵1.0万吨,所有产品均提前完成年度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