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佳倩 回顾2019年,他说与同行共同为创新垦区生物炭产业体系构架进行了深刻探索,忙碌而充实。展望2020年,他说要培养我国农业工作岗位上的创新奋斗者,要用科研促进垦区农业生产力提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殷大伟,总是这样充满干劲,他8年如一日地从事黑龙江垦区生物炭应用基础研究。 “我出生于伊春市,从小在林区长大,2003年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读本科,开始深入了解黑龙江垦区,我对家乡和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2013年,殷大伟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作。 殷大伟告诉记者,我国白浆土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白浆土粮食产量一般较附近黑钙土约低20%,为典型障碍性低产土壤。黑龙江垦区存在面积巨大的白浆土、酸化土等低产田亟待改良。他的研究之一就是利用生物炭技术改良我省白浆土及酸性土,主要以农林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以生物炭为核心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消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增加土壤投入,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生物炭试验区重点分布在农垦建三江、牡丹江、齐齐哈尔管理局等地,地处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因此殷大伟承担的科研任务都要严格把握农时开展,需要定期到生物炭试验区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在田间地头进行作物表型组的鉴定,其中艰辛不言而喻。然而他已在垦区连续8年开展生物炭改良东北障碍性低产白浆土长期定位跟踪试验,有着长期理论方法积累。 截至目前,殷大伟参与制定了我省生物炭方向地方标准5项,获得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着力推进黑龙江垦区生物炭应用技术标准化。 现在,殷大伟正在修改几项待发布的我省生物炭地方标准。他说:“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生物炭改良黑龙江省中低产田、减量施肥及棚室连作障碍消解等瓶颈问题相关课题,进一步开展与我省生物炭企业合作研发、创新适于垦区生产应用的生物炭产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