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迪)2019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零容忍”的态度正风肃纪,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全省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精准有力惩治腐败。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农林委原副主任委员武凤呈,省人防办原主任武伟,哈尔滨市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任锐忱,鸡西市政协原主席于金才,省公安厅原巡视员闫子忠,哈尔滨市检察院原检察长王克伦,七台河市原副市长杨子义,黑河市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郭建华,哈尔滨金融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邓福庆……2019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1127件、处分党员干部30528人,同比分别增长10.6%、19.5%,其中,处分厅局级干部72人、县处级干部1398人;移送司法机关1231人,缉捕劝返职务犯罪嫌疑人50名。腐败存量大幅减少,增量得到有效遏制,持续高压的震慑效应得以充分释放。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扫除作风之垢、涤荡“四风”之弊。去年,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727个、处理4428人,违纪问题当年发生率为17.2%,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大操大办等问题整治成效凸显,获得社会舆论普遍好评。同时,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督促各级党组织坚决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等问题;严厉整顿机关作风,坚决纠正对群众态度恶劣、办事超时限等问题,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等行为,有效推动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
民之所怨,我必问之。“要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精准把握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常松多次强调。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纪委监委牵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解决了营商环境、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看病难看病贵、冬季供暖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同时,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坚决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有了更多获得感。2019年,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14142个、处理16303人,同比分别增长32.8%、22.5%。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作用,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严”和“实”寓于做细做实日常监督之中,着力防止“小错酿大祸”。去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处置11.7万人次,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73.2%、23%、1.9%和1.9%,监督执纪进一步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让广大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打铁必须自身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加强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持续增强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完善纪检监察信息化平台,“人、规、技”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严肃查处“灯下黑”问题,2019年全省共查处纪检监察干部157人,其中省纪委监委机关查处4人。
一组组有力的数据,一个个可喜的变化,成为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工作,协助党委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省政治生态持续好转的真实写照。据统计,省纪委监委去年接受信访举报同比下降13.1%,受理反映厅局级干部初次举报同比下降2.9%,案件违纪违法行为当年发生率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干部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普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