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鸣雁 重症救治“战场”巾帼不让须眉 本报8日讯(记者蒋平闫紫谦)8日,在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代表介绍了特殊时期女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况。 据赵鸣雁介绍,2月9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作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向新冠病毒发起总攻。重症医学科198名医护人员,其中131名是女性,占66.2%。“只要需要,我随时上!”倡议发出后所有女医生女护士全部报名。救治中心成立的头几天,每天要转来十余位重症、危重症患者。“这样密集的转入,医生护士要穿着不透气的三级防护的防护服、带着三层手套接诊、处置,这让我们的工作格外困难。” 在ICU里医生要工作6小时,护士工作4小时,进去前的一小时不能喝水吃饭,怕上洗手间,怕浪费防护服。防护服密不透气,两个小时左右就汗流浃背,防护镜上都是水滴,看不清楚,歪着头在消毒循环风下吹吹,接着再干。女孩子生理期穿上尿不湿不敢坐。通过赵鸣雁和同事们的努力,已有超过半数的危重症患者转出ICU,已有十余名患者出院。 “我们全体医护姐妹将以更加饱满的情绪,更加积极的状态,在疫情的救治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广大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早日获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赵鸣雁信心满满。 贾秀芳 为战“疫”献出绵薄之力 本报8日讯(记者蒋平闫紫谦)8日,在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黑龙江省博能脑瘫患儿康复中心创办人、贾秀芳慈善基金会创办人贾秀芳作为爱心企业家代表在现场分享了她的抗“疫”故事。 疫情来临,当得知武汉籍的游客在哈尔滨滞留、隔离,贾秀芳立即行动起来。她带领道里区女企业家们为230名武汉游客和相关人员配餐。为有效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感染风险,2月21日,基金会采购4台设备定向捐赠给哈医大一院群力分院用于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截至目前,基金会已累计投入686余万元,分别为哈市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政府以及各主要城市出入口、机场、火车站、社区执勤点和武汉旅客的隔离宾馆,购置急需的消毒剂和必需品。3月6日,贾秀芳在哈医大四院开展捐赠活动,向包括四院在内的哈医大支援湖北医护人员600个家庭捐助价值26万余元的生活“爱心包”。贾秀芳说,“防控疫情中,一线医护人员不计生死、勇敢逆行,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我虽然不能冲在抗疫一线,但我时刻准备,全力支援,愿为战‘疫’献出绵薄之力。” 从1月23日第一笔20万元捐款,第一时间订购30万元消毒液和口罩送到一线;从听闻基层人员及医务人员日夜坚守在一线,马上订购价值20万元1万份自热小火锅;从提供消毒原液和生活必需品到捐献智能康复护理床……贾秀芳参加抗疫阻击战已经50多天。“越是疫情严峻,越应心手相牵、相互关爱;越是危难关头,越应安危与共、携手并进。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本色,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贾秀芳说道。 丛晓薇 拧牢社区第一道安全线 本报8日讯(记者蒋平闫紫谦)“社区是离群众最近的战斗堡垒,即便是一根普通的螺丝钉,我也要拧得最牢、拧得最靠,帮助居民守好家门,守住第一道安全防线。”8日,在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市南岗区荣市街道龙泰社区书记兼妇联主席丛晓薇作为社区工作者代表分享了她的抗“疫”故事。 “我家里没有面和油了,自己也不敢出去买,这可怎么办?”大年初三一早,丛晓薇接到了居民王忠民打来的求助电话。前几年王忠民妻子和儿子相继去世,自己身体也不好,生活十分困难。丛晓薇马上想办法。她从自家米、面、油、菜等物品中分出一些,与网格长送到了王忠民的家中。考虑到社区内还有一些和王忠民一样的特殊困难居民,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丛晓薇马上组建了“党员代办服务队”,专门负责为特殊困难群体和隔离居民提供生活用品采购、送菜上门、倾倒垃圾、查杀消毒等服务,解决了这部分居民的生活问题。 “作为社区书记,防控疫情是我的职责所在,守护居民更是我的使命担当。”丛晓薇第一时间落实上级防控部署,统筹安排社区防控工作,带领社区干部全面展开入户排查、建档立卡、设置卡点、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监护、点对点服务等工作,加班加点为广大居民织起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为引导更多居民理解、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丛晓薇带领社区工作者加强宣传教育。 丛晓薇在抗“疫”一线已连续奋战44天,看到防控形势越来越好,居民越来越安全,她虽疲惫更觉心安。“在我们社区,和我一样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工作者还有很多,虽然我们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我们的目标一样明确、斗志一样昂扬。值此战‘疫’的重要关头,我们将始终保持慎终如始的心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直到取得抗‘疫’全面胜利。” 钱春荣 开直播助春耕备耕 本报8日讯(记者闫紫谦蒋平薛立伟)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春耕备耕号角亦吹响。8日,在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钱春荣介绍自己如何为农民提供“线上”零接触服务,助力春耕备耕的工作经验。 为确保战“疫”、备春耕两不误,在省农科院的领导下,钱春荣决定采取“线上”零距离服务的方式,助力春耕备耕。从2月11日起,钱春荣陆续录制了玉米备春耕、选种、整地等系列小视频,并组织指导省农科院水稻、大豆、杂粮等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录制不同作物的带有画外音的视频动漫。目前播出的8期小视频,得到千余名农民粉丝的关注,点击量达6万多次。录制小视频虽然展示了相应的农业技术,但因其不具有时时互动交流的功能,农民朋友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没有得到及时解决。2月15日开始,钱春荣先后两次做客“三农大直播”快手直播间,就农民关心的春耕整地、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品种选择、高效施肥等问题,现场为农民讲解分析、答疑解惑。 钱春荣为了能够帮助农民朋友随时解决实际问题,她学习使用快手,开通了快手直播间,农民提出的问题,她都一一细心解答,直播间回答不完的,就在群里解答。针对直播过程中农民最关心的品种问题、秸秆问题和最困惑的肥料问题等,钱春荣直播后精心制作课件,让农民朋友可以随时在线反复学习。钱春荣表示,抗疫期间,作为科研人员也要为做好疫情防控、夺取小康之年农业丰收作出积极贡献。她也将会继续采用录制小视频、做客直播间、快手平台直播等方式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农民保春耕促生产、增收致富助力。 王春艳 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 本报8日讯(记者闫紫谦蒋平薛立伟)8日,在第三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理事、助老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春艳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作为一名老党员,从1月25日大年初一开始,王春艳主动请缨,与街道办事处、社区以及物业工作人员一起对泰山小区20栋118个单元楼道喷洒消毒液。当王春艳得知,有71名湖北籍游客因要进行医学隔离观察被安置在南岗区汉庭酒店,急需招募志愿者。王春艳仅用5分钟就组织了一支9人“汉庭酒店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们其中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0岁。在经过一系列的防疫培训后,开始为71人送餐、楼道消毒、垃圾清理等工作。酒店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王春艳和姐妹们又积极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风雪中给小区出入人员及车辆做登记,为困难群体买菜送药、提供消毒服务,耐心劝返不必要出行的群众。王春艳还主动担当起小区居民的“代跑腿”和“采购员”,把自家小拉车放在小区门口供人免费使用,帮助有需要的居民拎菜上楼。王春艳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巾帼志愿者,做着普普通通的事情,今后她将继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